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7)

共检索到 37 条数据

  • 基于“非遗桂林”视角下工艺美术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6-01

    将桂林非遗文化的内涵融入工艺美术品设计课程教学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紧密结合,以非遗传承人带领学生接触更多“非遗”技艺,对“非遗”技艺进行教学资源转化与整合,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工艺美术品设计过程中更有文化自信获得感,探索高校工艺美术品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路径。

  • 已有48位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捐赠了69件(套)作品 ——浙江筹建省级非遗馆 让“非遗珍珠”重放光华 2020-06-01

    浙江大地人文荟萃,孕育了众多非物质文化的瑰宝:蚕桑丝织技艺、龙泉青瓷、浙派古琴……目前浙江共有10个人类非遗项目、21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886个省级非遗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之首,它们构筑起一座璀璨夺目的文化宝库。9月底,在第十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这座文化宝库掀起盖头的一角,散发出闪耀的光芒。作为博览会的一部分,"天工巧作——浙江非遗馆捐赠作品精品展"展出的都是浙江非遗大师们的精品力作,引来不少关注。

  • 致敬传统文化 寻找传承力量 ——走近非遗传承人(二)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期,让我们继续关注非遗项目,走近非遗传承人,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学习和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徐艳丰秸秆扎刻徐艳丰,1952年8月生于河北永清,高粱秸秆扎刻民间工艺开创者,中国扎刻艺术大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的扎刻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中国一绝”。

  • 择一业,终一生,献身祖国工艺美术事业——记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柏德元 2020-06-01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柏德元日前在京离世,是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传承人才的重大损失。柏德元1962年进入漆艺领域,献身于工作岗位,从业57年,择一业,终一生。创作上,他恢复了失传多年的金漆镶嵌"四大断"绝技,创造出大量传世佳作。工作上,他带领濒临破产的北京金漆镶嵌老厂重振雄风,传承焕活了传统国粹。事业上,他创新了非遗保护传承模式,搭建起三位一体的"燕京八绝"传播发展平台。

  • 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及模式分析 2020-06-01

    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优秀的民族文化,历经了近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得以延续至今.然而,到了现在在现代化进程中却着面临人亡艺绝的窘境.如何让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保护好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是一件时间紧任务重的大事.本文阐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形势提出非遗文化传承人培养的路径及方法,创新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

  • 成都市刘江竹编技能大师工作室 ——“以竹作画”技艺精湛 “刘氏竹编”独树一帜 2020-06-01

    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竹编是成都重要城市名片之一。成都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竹工艺大师刘嘉峰先生主持创立,其传承人是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江。多年来,刘嘉峰之子刘江致力于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将传统竹编技术与时尚现代生活结合,不但研究开发生产出了大批新款竹编工艺品,还多次进入学校、社区进行竹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索 ——以扬州工艺美术专题特色库为例 2020-06-01

    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行了综述。在分析扬州地区非遗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简要说明构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特色库的意义及其定位,进而探讨扬州工艺美术专题特色库的建库标准、技术实施方案、内容框架设计、内容建设及发布,以及特色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和后期维护问题。

  • 致敬传统文化 寻找传承力量 ——走近民族非遗传承人(一)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说,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