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26)
新闻(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26)
非遗资讯(1)
政策法规(1)
学术交流(1)

共检索到 229 条数据

  • 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及艺术内涵 ——以皮雕系列产品为例 2020-06-01

    我国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匠人匠心的集中体现,其内在的设计理念和艺术内涵是历史文化的缩影。与社会风俗、表演类“非遗”不同的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更依赖高水准的美术设计,需要对时代风尚和现代化元素有更精准的把握。选取皮雕系列产品为例,从皮具的实用价值出发,着力打造以原创设计为核心优势的“非遗”品牌,以期实现传统文化意蕴与社会审美风尚的平衡。

  • 杨昌芹 赤水河畔的“竹编姑娘” 2020-06-01

    我提的包,戴的手镯、耳环,平时穿的衣服,都是竹编的,竹编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在2020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一边为大家展示自己的竹编技艺一边说。从小在赤水河边长大的杨昌芹,对大山和竹林非常熟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杨昌芹成为贵州省竹编工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办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并通过竹编带领周边的留守妇女脱贫致富。杨昌芹也因此当选为第十二届贵州省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非遗视角下老美华传统绣花鞋的传承与发展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其在某一地域中产生并发展的,当地人们世代相传、流传的风俗及习惯,民间艺术家用来表现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规律性、重复性、实践性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传统手工艺技术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文化积累和生活乐趣。天津"老美华"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著名老字号,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一部分老字号还进行着良性的循环发展,有的则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失去了昔日的繁华。论文以老美华绣花鞋为例,从非遗视角分析老美华鞋店屹立百年的原因,从制作工艺、造型的设计变化、材质变化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老美华绣花鞋如何保持良好的传承与创新。

  • “熔古铸今”黑陶研讨会在齐河召开 2020-06-01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基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非遗研培中心主办,齐河东夷黑陶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熔古铸今从蛋壳陶说起"——非遗视觉下黑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齐河东夷黑陶文化研究中心举行。来自中国陶瓷馆、龙山文化博物馆、山东非遗研培基地、《山东陶瓷》《中国陶艺研究》、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黑陶

  • “互联网+”背景下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2020-06-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并改变着行业的发展,尤其对传统产业和技艺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文章通过对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与发展现状的调研,总结其传承与发展的特点,分析传承与发展的制约因素,由此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常态发展的原则、策略及措施。

  • 陕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探寻——以上川口锣鼓制作工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探索的重要含意,对于非遗,不再单单是一个文化的结晶,它也可以富有经济价值的宝藏。通过非遗的经济价值,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非遗还有新价值,就如暑期调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川口锣鼓制造工艺,依托其进行经济发展的锣鼓产业园区发展红火,通过这种方式民众也能真正接触到非遗,进一步推广保护非遗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 2020-06-01

    生产性保护所期望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自力保护",而不是依赖国家财政的"他力保护",因而,其要义不在于产品化、商业化等,而在于自力更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品化、市场化,可能会带来非遗产品的市场需要,但非遗产品市场需要的本质只是对非遗的符号性消费,并非出于对非遗的珍爱,只有文化主体的普遍自觉,建构起社会对手工的真正需要,让手工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生产性保护。手工艺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某种终极意义,是现代社会反抗人的异化的重要途径。但这种价值不是自明的,手工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它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对其高度重视的权威姿态来唤醒人们的意识,需要大众传媒的观念引导,需要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持续不懈的努力。在手工文化建设的诸多举措中,手工文化的全民教育尤为重要。

  • 文化自觉视角中传统工艺美术文创的思索 2020-06-01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个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各地鲜明特色的民族风俗和工艺技艺及工艺品种,其承载着各民族特有的文化、生活面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工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与当下审美思维的距离感、技艺的失传、应用方式的单一性等,对此,国家通过相关性的举措对于传统工艺进行保护,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机制、多媒体的宣传等。在这一情境之下,高校针对这种现象也开展了多样的创新创业项目,将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开发制作出符合工艺特色又兼具现代潮流的产品,让大众耳目一新的同时,起到了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宣传的作用,呈现了一种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之中,通过对传统工艺的了解、传承和保护,以及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为中国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本文将围绕传统工艺的类型特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去叙述自我在传统工艺的学习,开发文创产品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考,并且结合文化自觉的视角对传统工艺技术与文化创意产品相融合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