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17 条数据
-
共建共享背景下南京非遗民宿人群画像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南京非遗民宿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本文提出"淡季共建,旺季共享"的观点,一方面在旺季设计和开展各具特色的全员参与项目,让其参与其中,学习其中、游乐其中;另一方面在淡季能够参与民宿周围的建设,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环境建设一分子,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经过研究发现,非遗民宿的"人群画像"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民宿的开发。
-
“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的策略——以英石假山盆景为例 2020-06-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呈现地域性特色的创新成果,不断吸引着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其中,英石假山盆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造型生动,享有较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对其创新与开发研究意义重大。文章主要以英石假山盆景为例,分析"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与开发。
-
国家级非遗项目:云南剑川木雕非遗档案新媒体开发研究 2020-06-01
云南剑川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其非遗档案,有利于传播剑川木雕文化,促进剑川木雕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论文从意义、优势、问题、对策四个方面探讨云南剑川木雕非遗档案新媒体开发问题,以对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创新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
打造贵州旅游新名片:关于“古苗疆走廊”旅游开发的思考 2020-06-01
古苗疆走廊是一条重要的"活态"民族走廊,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及文化内涵,极具旅游开发意义。本文对"古苗疆走廊"沿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归纳出走廊沿线文化丰富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族/族群频繁互动、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国际通道等特点,并进而提出进行整体品牌塑造、优先开发古驿站、对非遗产品精品化打造和品牌包装、申报世界遗产、重视走廊的文创产品开发等对"古苗疆走廊"进行旅游品牌塑造的开发导向及发展建议。
-
“智能+”视域下彝族歌舞非遗档案开发研究 2020-06-01
彝族歌舞非遗档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彝族歌舞非遗档案的创新性开发有利于档案价值的传播和提升。在揭示彝族非遗歌舞档案开发的必要性后,分析开发可行性因素,提出开发方式和实现途径,有利于彝族特色文化更好地传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思路,为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助力。
-
漳州非遗文化在钟表设计中的开发策略 2020-06-01
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同时又是"中国钟表之城",开发具有漳州非遗文化特色的钟表产品,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本土非遗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对助力漳州非遗文化系列钟表品牌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文化融合和产品开发的角度探讨漳州非遗文化与钟表设计的结合,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方法。
-
基于智慧旅游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① 2020-06-01
山东省历史文化积淀丰厚,齐鲁文化大地孕育着类型多样、数量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山东省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在"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要求下,山东各地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今天,如何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本文提出了基于智慧旅游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对策。
-
社区教育中“非遗”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 2020-06-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学中也愈发常见,而为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教育中非遗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愈发重要,特别是近些年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这一目的提供了契机,本文主要对社区教育中非遗主题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进而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