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7)

共检索到 47 条数据

  • 论新媒体语境下的非遗影像表达 ——以纪录短片《金陵竹刻》为例 2020-06-01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媒体技术为大众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以新媒体平台进行非遗影像的传播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个人纪录短片《金陵竹刻》为例,探讨新媒体语境下非遗影像的拍摄手法与叙事策略的运用,并对其创作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进而为非遗影像的新媒体表达提供借鉴。

  • 非遗影像记录若干问题探讨 2020-06-01

    以数字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三种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片,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非遗纪录片,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文献片和综述片系列。三种类型虽各有专攻,但以视听语言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根本特征。

  •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动态影像志分析 2020-06-01

    以动态影像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数字化记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动态影像可将“非遗”以活态的形式进行存储和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开辟一条“由术及道”的新路径,使之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留存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动态影像数字化记录的必要性、基本原则、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 浅析数字影像对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以佛山茶基十番为例 2020-06-01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文化逐渐被大家所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被民众所关注,但由于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宣传形式比较局限,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处于碎片化认知之中,本文主要是以佛山茶基十番为例探究数字影像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通过数字影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子档案。

  • 新旧动能转换视域下数字化“非遗”影像发展 2020-06-01

    新旧动能转换带来了现代性的创新,然而现代性正改变着乡土文明的社会形态,破坏了乡土社会的文化积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赋予了文明对话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非遗"能否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数字化影像与"非遗"的结合面临着重大考验。

  • 非遗影像记录方法和艺术呈现研究 以安徽贵池傩戏为例 2020-06-01

    傩戏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古老文化,它是一种极庄重的仪式,而今随着城市化进程,这项被日渐边缘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难题.导致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原有的傩戏记录方法如口口相传、文字手抄等方式落后,不能很好地保存并还原这项非遗活动,加之没有结合当前新兴媒介进行传播,致使缺乏关注度,造成传承困难的恶循环.安徽池州的贵池地区作为傩的流传地之一,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说法,本文以安徽贵池某乡间傩戏及传承人的故事为例,探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通过有效可行的影像记录及艺术呈现,解决傩戏的文化传承问题

  • 影像艺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纪录片《寻找手艺》为例 2020-06-0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本文以热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寻找手艺》为例,从非遗纪录片界定、现状及其传播优势等方面来探讨影像艺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用镜头记录“非遗”影像 ——记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摄影俱乐部“非遗”创作团队 2020-06-01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几乎涵盖了当前我国“非遗”名录中涉及到的所有门类。这不仅代表着“非遗”项目的文化资源之丰厚,更说明了上海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但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许多民间优秀“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挑战,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许多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民俗备受冷落和遗忘,许多民间独门绝技后继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