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5 条数据
-
浅谈非遗传承机制建设 2020-06-01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理念,在此背景下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空前提升。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发展中,积淀着无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冲击下,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加强非遗保护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并且打造传承机制。为此,本文对非遗传承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概述,浅谈如何加强非遗传承机制建设,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让非遗文化重现生机。
-
当代非遗活态传承的探索与思考 2020-06-01
近些年来,国家不余遗力地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和推广。本文以本溪地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本溪评书的活态传承为例,进行探索与思考,分析了本溪评书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发展问题,提出了非遗的发展策略。
-
非遗辽瓷走进校园的现状与策略思考 2020-06-01
非遗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辽瓷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分支.非遗辽瓷中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热爱的表达.非遗辽瓷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辽瓷自身生生不息的活力,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染力与表现力.通过非遗辽瓷走进传统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当今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追求与热爱.围绕"非遗辽瓷"走进校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某一个国家的文化财产保护,更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为此,各个国家都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包括以生命原则作为保护的基础、保护和创新相结合、坚持"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坚持人本原则等方面,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火热,各地的非遗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进而也引发了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以下三点思考。
-
传统节日类非遗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承实践及其思考 ——以甘肃西和乞巧节为例 2020-06-01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传统节日类非遗的课程,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可以增强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对于保护和传承非遗,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乞巧节在当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调研,分析传统节日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在基础教育中的设计与实践,探讨了基础教育阶段传统节日类非遗教育对非遗内涵的认识、非遗教育实践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传承的有机结合等值得思考的问题。
-
乡土艺术的传承与地方高校的责任 ——以非遗保护视野下岭南姑娘歌的传承探索为例 2020-06-01
传统乡土艺术的现代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中实现有效的传承。依托高等院校传承包括乡土艺术在内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现代艺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将地方非遗资源引入地方高校,进行由教材到教法的乡土艺术特色课程建设,既是特色办学并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丰富高校教学内涵并深度传承各类非遗的需要。岭南师范学院及其音乐与舞蹈学院将粤西特有的曲艺品种“姑娘歌”引入本校的特色课程建构,正是这一思路的有益探索。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和绩效,也证明这种实践与探索是成功且有意义的。
-
主 持 人 语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以下简称《公约》)为基础的人类文化事业。《公约》指出:"‘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中国依法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作为缔约国,中国将公约精神落实在非遗保护事业中,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丰富而系统的非遗保护实践以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