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8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84)

共检索到 84 条数据

  • “互联网+”背景下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2020-06-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并改变着行业的发展,尤其对传统产业和技艺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文章通过对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与发展现状的调研,总结其传承与发展的特点,分析传承与发展的制约因素,由此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常态发展的原则、策略及措施。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 2020-06-01

    生产性保护所期望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自力保护",而不是依赖国家财政的"他力保护",因而,其要义不在于产品化、商业化等,而在于自力更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品化、市场化,可能会带来非遗产品的市场需要,但非遗产品市场需要的本质只是对非遗的符号性消费,并非出于对非遗的珍爱,只有文化主体的普遍自觉,建构起社会对手工的真正需要,让手工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生产性保护。手工艺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某种终极意义,是现代社会反抗人的异化的重要途径。但这种价值不是自明的,手工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它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对其高度重视的权威姿态来唤醒人们的意识,需要大众传媒的观念引导,需要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持续不懈的努力。在手工文化建设的诸多举措中,手工文化的全民教育尤为重要。

  • 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个案研究 2020-06-01

    我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拥有着种类繁多的非物質文化遗产。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其中手工艺非遗因为机器工业时代的背景,市场被严重挤缩。笔者以广州戏服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为个案进行研究,试图为手工艺非遗的法律保护提出力所能及的建议。

  • 基于社区教育传播途径的南通蓝印花布的推广研究 2020-06-01

    南通蓝印花布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独特的制作工艺、蓝白相间的色调,蕴含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及地方独特的造物哲学。通过社区教育途径让南通蓝印花布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走进社区,是全方位传承非遗的有效手段。文章主要从南通蓝印花布渗入社区教育的意义分析入手,就南通蓝印花布艺术渗社区教育的方法发表了粗浅的看法。

  • 基于社区教育传播途径的南通蓝印花布的推广研究 2020-06-01

    南通蓝印花布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独特的制作工艺、 蓝白相间的色调,蕴含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追求及地方独特的造物哲学.通过社区教育途径让南通蓝印花布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走进社区,是全方位传承非遗的有效手段.文章主要从南通蓝印花布渗入社区教育的意义分析入手,就南通蓝印花布艺术渗社区教育的方法发表了粗浅的看法.

  • 基于“互联网+”的非遗类手工艺传承创新策略研究——以潍坊嵌银漆器为例 2020-06-01

    在“互联网+”合背景下,非遗类民间传统手工艺开始注重保护和传承,开始由生产性保护向产业化保护过渡。品牌、技术、专利、宣传等立体化运作,使得传统手工艺的地位持续上升。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嵌银漆器为例分析,如何使其揭掉被保护的标签,走入生活,融入生活,由产品变成商品,在生活中得到持续的发展,才是非遗类传统手工艺完成现代文化产业转型,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表现。

  • 对古镇旅游开发与传统手工艺保护的研究 ——以天津市杨柳青古镇为例 2020-06-01

    天津市杨柳青古镇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历史名镇。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杨柳青古镇利用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展示杨柳青地区传统手工艺作为重点品牌进行推广,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但也发现其在利用旅游开发和传播传统手工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以杨柳青古镇为例,探索类似杨柳青模式的古镇旅游如何走出非遗文化旅游表面化,如何利用旅游业发展和传播传统手工艺的新思路。

  • 高淳羽扇传统工艺的考察与探究 2020-06-01

    高淳羽扇作为中国羽扇的重要分支,虽然在名气上远不及湖州羽扇,但在历史沿革、品种规格以及制作工艺上都毫不逊色。其埠头结构的作用及变化,一方面表现了高淳埠头扇制作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制扇手艺人的造物精神。毫无疑问,非遗普遍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通过高淳羽扇个案呈现的技术变革与产业发展之路,或许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让整个社会重拾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