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24 条数据
-
李佩卿·景泰蓝 2020-06-01
月坛传艺荟,全称北京月坛雅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荟,坐落于北京月坛,是一家汇集国内顶级手工艺大师及其传世精品的非遗艺术博物馆.
-
依文·中国手工坊 神秘缥缈的布依蓝 2020-06-01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于6月9日在北京农展馆盛大开幕. 本次非遗大展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独特方式,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真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依文·中国手工坊以神秘缥缈的布依蓝为主题,打造出充满非遗特色的蓝色空间,将“看得见,摸得到”的非遗文化,带到游客身边.
-
中州遗韵 匠心塑美 ——访河南画像石碑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清刚 2020-06-01
画像石也称为"汉画",主要产于中原地区,它几乎是汉代艺术的代名词,也是汉代文化的标识。文化学者方清刚,其十余年始终对画像石进行收集和收藏,并就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要素进行了整理,以中华民族工匠精神承传着画像石碑拓技艺,成为了画像石碑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非遗视阈下传统手工艺人的传承困境及对策 2020-06-01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技艺,是农耕文明的代表性产物,是凝结民族智慧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手工艺逐渐衰落,一部分技艺水平高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濒危项目被纳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体系中。这些非遗项目主要包括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以及民俗
-
手工造纸工艺下的非遗保护研究 ——评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 2020-06-01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这项距今近两千年的技术至今仍在人们生产生活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机制纸的发展和普及,许多传统手工造纸工艺正在被取代或部分取代,有些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抢救这些频临消亡的传统造纸工艺已是迫在眉睫。目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的保护是以保有遗产的事实性、综合性与继承性为中心,依据制造运输交易等措施,把非遗资材转变成非遗文化消费品,以此更为有力弘扬继承这一宝贵的"技术基因",使人们从中获得启示,不断提出新的技术思想,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绞 2020-06-01
我是一名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一暑假时我参加了非遗传播与传习的实践活动,主要负责徐行草编项目。上海市嘉定区徐行古镇是江南著名的草编之乡,徐行草编是徐行的传统手工艺品。早在唐代,徐行草编就已饮誉中外。2008年,徐行草编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徐行草编历史悠久,但如今对其了解的人并不多。在徐行老镇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一些当地年轻人甚至也不知道徐行草编。
-
融入生活记住乡愁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如今越来越普及了,标志之一就是每到年节,“非遗”老字号食品、“非遗”手工制品、“非遗”民俗活动等就会集中开展线上线下的展览、展示、展销活动。“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和正式的史书相比,“非遗”所记录的历史亲切、朴素而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就拿春节来说,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与春节有关的“非遗”项目就有200多个,诸如舞龙、舞狮、灯会、庙会、年画、剪纸、社火……不胜枚举。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多样,所营造出的节日氛围,是其他事物难以替代的。
-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民族传统手工艺合作社的形成与运作 2020-06-01
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合作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典型模式,在留守妇女的再就业、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贵州省台江县小河村的苗绣合作社为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苗绣合作社的形成过程,进而探讨合作社出现前后苗绣生产与消费实践的异同。研究发现:苗绣合作社模式在政府、绣娘、商家、非遗传承人、先锋游客、苗绣、市场信息等多元主体协同作用下形成,苗绣、市场信息作为非人类行动者,在苗绣合作社形成过程中起到了牵引、制约的作用;合作社的成立带来了苗绣生产实践的多样化以及销售方式的多元化,最直接的积极影响体现为提高本地女性的经济创收,从而促进其身份地位的转变以及个人能动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