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 条数据
-
片仔癀:向世界讲述中医药的中国故事 2020-06-01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片仔癀,以其在治肝、抗癌、保健等方面的特色,被列入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2011年,片仔癀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处方及工艺均受到国家
-
新时期非遗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以古渔雁民间故事为例 2020-06-01
本文从古渔雁民间故事集和古渔雁文化的角度展开,介绍了当前古渔雁民间故事及文化面临的诸多困境,从保护古渔雁文化的迫切性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目前古渔雁文化的传播方式为民间文学的传承带来普遍的积极意义,最后本文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重申非遗文化保护的诸多举措。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 ——以国家非遗“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以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例,挖掘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独特的文化价值,分析当前非遗保护和社会利用工作的成果和局限,由此提出了提升辽西区域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具体对策。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具有融合蒙汉民族文化和粘连历史地理文明的文化价值。当前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出版了十二卷本《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社会利用工作存在较大空白,亟待填补。非遗保护是坚实基础,社会利用是灵魂生命。两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
“匠艺”与“匠心”:纪录片《传承》现代语态的人文阐释 2020-06-01
一、匠艺传习的"故事化"叙事新思路(一)"非遗"传承的形与神该片共10集,每集从几位"非遗"传承者的故事说起,从分布广度而言,可谓天南地北,完整记叙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轨迹,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十项分类。从精神纵深而言,《传承》(第三季)从未在技艺的层次上浅尝辄止,而是通过传承至今的绝技,展
-
上海红色非遗资源的存在形式初探 2020-06-01
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是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具有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与价值的独特资源。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分为红色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红色非遗”)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各类故居、旧居、雕塑、纪念物等有形的文化形式,后者则主要包括以讲述和传播红色历史、红色风物、红色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的红色传说故事、红色曲艺、红色戏剧等。
-
曾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020-06-01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曾娜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白酒行业要克服疫情影响,应该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的、多元的和能够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需求的产品。关注基层非遗、开展消费扶贫避免因疫情致贫返贫曾娜表示,在今年这个特殊的两会,她带来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民生改善、脱贫攻坚、文化建设等领域。作为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文化遗产
-
讲述不平凡的“非遗”故事 ——杂技《土陶情》创作构思 2020-06-01
传统杂技表演主要靠惊、险、奇的技术动作博得观众的惊叹和掌声。那么,将传统杂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结合表演,将发生怎样的观赏效果呢?如今,由四川自贡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新创作的杂技节目《土陶情》,就实现了“杂技+非遗”的完美演绎,该节目在2019自贡市荣县春晚上一经亮相,便喜获成功,摘得组委会颁发的精品节目奖。
-
120部微电影告诉你上海非遗有多美 2020-06-01
朵云轩木板水印、古琴斫制、海派剪纸、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上海的肌理之中,等待着被更多人发现。日前,历经9个月的拍摄和制作,《海派百工》前传60部8K微电影纪录片正式在沪发布。据介绍,“海派百工”系列微纪录片由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制作,计划在两年内拍摄120部、每部5分钟、以8K超高清形式呈现,纪录手工艺人的生活故事、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