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01 条数据
-
中国剪纸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源于人类生活、世代传承的文化形态,彰显了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着古代文明精神。目前,世界各国在非遗保护和传播方面投入大量技术、人力等,而若要从根本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需以数字化技术的转型为重要依托。鉴于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为例,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对剪纸艺术进行数字化赋能,可为剪纸艺术带来持续发展、广泛传播及全面保护的能力。
-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0-06-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已经成为非遗保护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甘肃省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强甘肃省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对策建议。甘肃省在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还有待加强,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应成为甘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契机。
-
泰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承策略和价值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为更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本文探索了数字化保护传承泰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策略,在整合已有的"非遗"数字化资源基础上提出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保证泰安市国家级"非遗"得以完整性的保存和再现
-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分析* ——以数字Mini 博物馆为例 2020-06-0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不断重视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弘扬与传承的问题,数字Mini博物馆项目正是立足于结合新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弘扬与传播.本文着重分析了互联网发展的形式以及非遗的保护现状,论述了数字Mini博物馆的优势、开办的方式方法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数字Mini博物馆系统的分析,探讨互联网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
岳阳长乐故事会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探析 2020-06-01
在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整合多方优势,有效地克服保护与传承路线过于单一的困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拓展信息扩布范围,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诚然已经成为整个世界非遗圈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故事会为案例,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解决大多非遗现存在的问题,增强非遗文化的自信,打造文化品牌。
-
数字传播技术下非遗舞蹈类项目的传承策略 2020-06-01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的非遗舞蹈类的项目在传承和创新方面已经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类的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产生了很强烈的危机意识.正因如此,我们就需要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使得非遗舞蹈类的项目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目前我国传统的舞蹈类的名录保存还不是非常完善,对于非遗舞蹈类项目的传播力度也不够,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向社会公众更好地展示非遗舞蹈类的具体情况,就可以使非遗舞蹈类的项目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
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体制变更、生态环境变化、现代流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危机。使用传统手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但无法彻底改善濒危的现状。贵阳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处于濒危的状态,如彝语、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因此,需要结合数字化技术,提出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保护。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研究情况,对非遗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建设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平台的架构方案。
-
数字化技术视角下金秀瑶族非遗舞蹈黄泥鼓的保护研究 2020-06-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个人通讯设备的普及,当代我国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开始逐渐向着互联网发展,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各类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众的业余生活。但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就遭遇到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于某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来说,随着年轻人进城务工的比例愈来愈高,其传承逐渐成了一个较为严肃的问题。以本文研究的金秀瑶族非遗舞蹈黄泥鼓为例,其主要传承人的老龄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很多年轻人对于这种古老的民族文化已经提不起兴趣,进而导致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裂。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些古老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种思路,即以数字化技术解决少数民族舞蹈传承问题。本文聚焦于金秀瑶族黄泥鼓舞,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