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8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81)

共检索到 2881 条数据

  • 贵州绣娘“指尖”功夫绝了 2020-06-01

    “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贵州有着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大山里的绣娘,抱着娃、绣着花,引领着最新的时尚。近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指尖上的传承”非遗手工技艺比赛。来自各村寨的近90名绣娘展现了苗族手工刺绣和苗族蜡染绘画的绝活,以比赛的形式促进非遗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 我为“非遗”代言 2020-06-01

    说起非遗,也许大多数人心里都会不自觉地生出几分距离感。确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宗留下来的老技艺了。过去手艺人一针一线地缝制蜀绣、苏绣作品,用于妆点生活,让生活呈现出时间缔造的精致感。反观现在,所有东西都是工厂批量生产,的确款式新潮价格低廉,可是旧时精致却已远去。非遗

  • 青藏川交界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2020-06-01

    川北、藏东及青海南部地区,是我国西部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信仰交互的杂居地区,这里的文化遗产在多元因素中创造和发展,是当地民俗风气、文化特征、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是古老先民传承至今的民族记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秉承了作为世界性命题和传统性延续的特点②.2017年6月10日“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活动旨在推动新时期非遗保护与传承理念的深化,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指明方向.为深刻掌握青藏川交界地区非遗的传承现状,探寻更有利于该地区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途径,本文以非遗的本真性、完整性和特殊性保护原则为理论向导,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半结构性访谈法对青藏川交界地区的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展开了探访和分析活动.

  • 蔡李佛拳 兼容并蓄创拳 不拘一格传承 2020-06-01

    蔡李佛拳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836年陈享创立蔡李佛拳至今,已有182年的历史了。它不仅风行岭南,练拳者亦是遍布世界。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蔡李佛拳成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目前广东唯一获准为国家级非遗的武术项目。

  • 专委会与界别联手 让1+1>2——荆州市政协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用深功 2020-06-01

    在家门口听传统文化课,学楚绣,品荆楚戏剧,享受专业的义工服务……荆州市北湖路社区的居民知道,这是政协委员带来的福利。北湖路社区是市政协委员工作室依托点之一,在这里开展工作的许小兰委员来自科学技术协会界别,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发展和跨界非遗文化融合,她的工作室以“致非遗,敬匠心”为主题,承担荆楚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责。荆州楚文化和三国文化遗存众多,楚剧楚舞、铜铁冶炼、丝织楚绣

  •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传承非遗艺术 创办特色职教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坚持以“和合”文化为统领,践行“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保合太和”的价值观,倡导“和谐、和善、创新、融合、合作、适合”理念,积极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以非遗教育传承为特色的育人模式。

  • 上海非遗手工技艺精品展惊艳台湾 2020-06-01

    2018年1月20日,“欢乐春节”暨第八届“海派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指尖上的非遗——上海手工技艺精品展”在台湾高雄佛光缘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文化联谊会与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佛光缘美术馆承办。

  • 二渠村的云阳板 2020-06-01

    陇西云阳板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也是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云阳板的活态生存依托于当地的民间信仰,其载体是陇西"四月八庙会"的朝山祭祀仪式,云阳板是整个朝山会祭祀中最核心、最具有观赏性的表演,至今仍保留了部分传统的表演套路,并在活态仪式中代代相传,但其传承、发展、保护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云阳板为切入点,呈现与分析云阳板的发生发展现状,亦是在探索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深化非遗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