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07 条数据
-
谈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民间,具有草根与泥土的精神,它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健康发展是它的主旋律,无论是价值体系、情感内涵,还是伦理道德取向,它都与国家的历史波澜融为一体。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指导下、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部门的努力工作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国家级、省州级、县乡级和
-
倡导传统文化 送高雅艺术进校园 2020-06-01
一场“传承非遗、弘扬艺术”的视听盛宴在江苏省泗洪姜堰实验学校上演。演出中,南京剪纸传承人张钧以舞蹈《剪纸姑娘》为背景进行现场创作,并与学生们互动,指导学生们尝试完成剪纸作品,激励他们将南京剪纸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这场演出是民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部继2016年与泗洪中学举办“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并挂牌“民进江苏省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后,再次带
-
2018中国·上海“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高峰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 2020-06-01
4月15日,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手增爱公益基金会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上海“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高峰论坛。上海市文广局公共文化(非遗)处副处长葛永铭,增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范圣玺。
-
文化资讯 2020-06-01
(2月1日——2月28日)1.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2月6日,“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启动仪式在历山剧院举办。启动仪式演出涵盖山东快书、山东琴书、茂腔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展示了运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生动呈现了运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出欢乐祥和、共度佳节的喜庆气氛。
-
国家文化部非遗中心考察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保护非遗情况 2020-06-01
2018年11月26日,文化部非遗司管理保护部张勍倩主任率专家一行四人,到北京市大兴区考察北京大兴呜生亮武学研究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吴式太极拳的情况。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所传承申报的吴式太极拳已于2009年和2014年先后被评为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作为保护单位,在张全亮会长的带领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吴式太极拳的传承、发展、保护工作阔步直前,不断出现令人振奋的新局面。
-
《传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录》丛书出版发行 2020-06-01
2018年12月,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的《传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录》丛书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分10大类40卷,共计800余万字,以口述史的形式,对河南省已公布的832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地挖掘与整理。书中附有大量图片、音像资料,对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文化和其“背后的故事”进行全景扫描和鲜活展现。该丛书的出版
-
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2020-06-01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但挖掘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基础非常薄弱,将数字技术合理运用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播当中,是提升民族地区非遗保护能力、扩大其传播影响的有效路径。数字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因
-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非遗保护立法调研 2020-06-01
3月7日至13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组成立法调研组,赴广东省、福建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专项调研,调研组先后与两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门召开了座谈会,实地考察了广州、佛山、泉州、厦门等地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创新及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