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07 条数据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影响因素——以高安采茶戏为例 2021-08-26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影响因素——以高安采茶戏为例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策——以高安采茶戏为例 2021-08-26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策——以高安采茶戏为例
-
试论“非遗”视野下的万载“开口傩”的演奏形态及音乐构成 2021-08-26
试论“非遗”视野下的万载“开口傩”的演奏形态及音乐构成
-
萧放 王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路径研究 2021-04-02
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
-
宜春市成功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题培训班 2020-08-01
7月31日,由宜春市文广新旅局主办、宜春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题培训班顺利开班。
-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本体构建——以赫哲族非遗资源为例 2020-06-01
【目的/意义】数字化是重要的保护方法和手段,在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中,通过引入知识本体和数据关联技术,使非遗资源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单元,最终可以实现非遗资源的检索、可视化与知识概念共享。【方法/过程】应用知识本体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构建非遗领域概念模型,确定这一领域的概念集合和关系,结合元数据的信息组织形式,对各种形态的非遗数字资源对象进行规范描述,并采用语义网技术,建立非遗资源知识间的关联。为非遗资源的有序组织与揭示提供参考。【结果/结论】建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体库,通过实例添加,实现赫哲族非遗资源数字化存储,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也为其他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创新/局限】本文创造性地将本体理论以语义网的手段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并构建了知识本体库模型;不足之处在于该本体库模型尚未得到实践运用和推广。
-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看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经过漫长发展而积累的一种隐性宝贵财富,是人类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通常是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主要是记载与传播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相对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失真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弱化,甚至直接消亡。非遗档案主要是对人类文化进行记载,档案部门在非遗档案建档、保存等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弘扬人类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获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档案部门也应当更加注重非遗档案保护工作,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建档、保存等方面,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转变传统工作思路,以馆藏为重要基础,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非遗档案进行开发与利用,从而促进非遗档案实现良好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构建——以甘肃省国家级非遗为例 2020-06-01
关联数据等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带来了新契机,为非遗保护从"数字化"向"数据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数字人文技术设计了非遗知识库技术架构和功能,并以国外开源的藏品内容管理系统Omeka S为基础,以甘肃省国家级非遗为例,尝试构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相较于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关联数据等数字人文技术可以让非遗知识的组织、管理与展示更加立体化、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