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75 条数据
-
基于GIS的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20-06-01
为了解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湘江文化圈中104个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聚合型空间分布,集中在江永县、宜章县、炎陵县、浏阳市4个县市。形成了3个高级密度圈,分别是长株潭核心圈、炎陵—茶陵核心圈、南岳核心圈,以及3个次级密度圈。研究发现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具有丰富性、二元性和兼容性等特征,其空间分布与水文、传统村落和宗祠寺庙的分布存在着相关性。
-
《传承与创新——广州珐琅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2020-06-01
我们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挖掘珐琅彩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本校实际,开发出校本教材《广州珐琅》系列课程,并从《广州珐琅》特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把广州珐琅这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在广州珐琅工艺制作学习体验中,将"非遗"普及化、大众化,培养孩子们从小对于"非遗"的认知和喜爱,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向传统学习,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精华.
-
传统文化与山水问的"联姻"——探索酒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模式 2020-06-01
辽宁道光廿五酒作为全国唯一传承满族酿酒技艺的非遗项目,所具备的历史、文化、科研、社会价值在辽西乃至东三省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元素文化的交融,除了满足消费者单一的饮食文化需求之外,道光廿五白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纽带,在深层次的挖掘其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同时,如何利用其成熟的产业化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助推区域产业结构化调整,有效的与当地旅游产业对接,推动酒文化旅游向前发展,实现人文与旅游产业链相结合的模式,是值得我们考量的课题.
-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稿约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是由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全力打造的学术交流平台。《集刊》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长期关注非遗领域发展动态,既重视非遗理论研究,亦重视个案和田野调查。《集刊》自2008年以来已出版11期,刊发了一系列观点鲜明、见解独特的文章,在学界已有一定影响。
-
保护非遗“活化石” 传承“活态”民族文化 2020-06-0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承载着承上启下、延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加快现代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非遗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的“传递者”和“接力棒”。他们把从上辈的“老艺人”那里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技艺的精髓,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进行着非遗文化的传承。没有了非遗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失传和消亡,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就失去了它的“根与脉”。
-
春已到 聊城非遗文化的守望与传承 2020-06-01
我国作为唯一没有历史断层的文明古国,礼达四海,文通天下,技巧功高之艺,口耳相授之德,随悠悠时光历久弥香。每年六月,还有专属于传统文化的节日狂欢——文化遗产日。足见国家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视。而江北水城——聊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是过去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其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
丰城岳家狮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 2021-08-26
丰城岳家狮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
-
让百姓的生活美起来 2021-08-26
让百姓的生活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