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75 条数据
-
如何让非遗融入百姓家 2020-06-01
千里赣江滋育千年人文,万种风土酿就万般客情。江西赣州,一座灵动秀美的城市,因位于江西省的南部,所以也被称为赣南。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素有"客家摇篮"之称,在历史文化发展的漫漫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2013年,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赣州客家文化的保护工作正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转变,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赣州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日益繁华。
-
雅安金步文化公司举办“非遗影像展” 2020-06-01
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传承非遗皮文化为己任的四川雅安金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步文化公司")于当日亦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金步·非遗影像展》。"金步·非遗影像展"以大
-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潍坊市拥有久远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本文在对潍坊市非遗资源的类别、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旅游价值和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分析评价其旅游开发潜力。针对不同非遗项目提出相应的开发模式,并提出了潍坊市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建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
大数据背景下非遗关注度测量——以徽州为例 2020-06-01
徽州非遗概况徽州非遗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涵盖了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大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它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域性、民间性和文化积淀。徽州非遗现有世界级目录两项、国家级目录21项、省级目录48项、市级目录106项、县级以上目录27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人;10个安徽省认定的非遗项目传习基地,为安徽非遗最多的地区。
-
晋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2020-06-01
日前,晋江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晋江市文化中心文化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非遗传承人代表宣读了移风易俗倡议书,举行了《晋邑遗风·徐维耕民俗摄影作品集》首发和赠书,为苏统谋南音传习所授牌,向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披挂绶带。启动仪式结束后,晋江市第十二届南音演唱节活动在市文化中心广场拉开帷幕。除了南音演唱节以外,现场还设有14个非遗项目体
-
潍坊“非遗+”探索发展新思路 2020-06-01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19年12月25日正式获批,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民俗民间文化传统浓郁,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俗风情区域之一。自保护区设立以来,就以"非遗+"为核心,在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发展、致力文化创新、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使保护区呈现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景象。潍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过程中,以传承为核心,以发展为
-
基于境外游客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 2020-06-0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愈加得到重视。而旅游产业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通过游客的参观和体验,可以激发非遗文化在市场中的活力,使其获得更加持续的发展能力。本文从境外游客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非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思路,为非遗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开发的现状及问题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
-
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从娃娃抓起已成共识 ——非遗入校:固本铸魂打底色 2020-06-01
截止2017年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00多项。自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已建立起从县级、市级、省级、再到国家级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许多学校将本地非遗文化课程引入校园,聘请校外专家、民间艺人到校授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