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96)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96)
非遗资讯(1)

共检索到 97 条数据

  • 新时代背景下潮汕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020-06-01

    潮汕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蕴深厚,拥有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陶瓷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多项,另外还有品类繁多的省市级非遗。本项目围绕潮汕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研究新媒体背景下潮汕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发展现状,基于对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础上,充分开发其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推动其传承与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民俗学领域非遗传承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非遗传承人成为保护的核心与各方关注的焦点,尽管民俗学者对以故事家为代表的传承人早有研究,但传承人被置于非遗语境下,赋予了它不同于以往传承人的时代意义与特殊内涵。本文通过梳理2006年至今民俗学领域的非遗传承人研究,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承人概念、保护方式与生命史等方面,同时存在从政策策制度层面的思考到关注非遗影响下传承人的文化身份与社会意义、从问题探讨走向理论建构等研究特点。

  •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九) 民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020-06-01

    非遗在身边,民俗在眼前,是一个略显纠结的表达,实际上想要阐述的是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对于二者关系的明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专家田青先生给出了一个理解角度。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十大类,包括民俗。按照这个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着民俗文化,或者说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大项。可实际上民俗文化反过来又包含

  • 基于传统民俗“蒸枣花”为题的文创设计探索 2020-06-01

    传统民俗"蒸枣花"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民生活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素有"二十八,蒸枣花"之说,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然而在快餐式的城市生活中,"蒸枣花"的习俗逐渐消逝.在国家对非遗民俗艺术文化的传承日益重视的情况下,提取"蒸枣花"的元素设计文创产品,旨在继承其文化核心的同时使其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能在当今发展趋势中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助力中国特色民俗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危机和传承策略 ——以民俗为例 2020-06-01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的44项民俗类项目承载着不同群体世代相传的文化脉搏。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这些民俗类项目或多或少地遭到了现代化带来的危机。本文从河南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出发,探究原生态环境破坏、多元文化形式冲击以及人们价值观念转变给这些非遗项目造成的威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化危机的策略,以期推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 民俗类非遗项目英译的语用标准研究 2020-06-01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如何做好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翻译是当前翻译工作者们亟需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语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翻译标准,对于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播具有一定的意义。

  • 当前“非遗”保护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与研究是近些年来兴起的应用型专业。作为一个发展尚未成熟的学科,其在理论知识与方法内容方面比较缺乏完善化。如何建构完善的"非遗"保护研究方法与理论,俨然成为了当前"非遗"保护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此,本文主要结合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及艺术人类学的相关方法论,对非遗保护研究进行深入探索,旨在提升我国"非遗"保护研究的水平。

  • 襄阳“穿天节”俗语民俗研究 2020-06-01

    经过几百年的流失,“穿天节”民俗在民间似乎已经无迹可寻。从民俗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襄阳的这个旧俗似乎就断裂了。在解放后,襄阳本地更是未曾听说过“穿天节”这一习俗。根据记载,“穿天节”民俗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应该是“寻石”,具体而言,就是庄绰所记的“小白石有孔可穿者”,用襄阳民间方言来讲就是“带窟眼的石头”。讲到“窟眼儿石头”,在襄阳民间方言中就有相关的俗语。关于“窟眼儿石头”的俗语在很多本地学者中可能并没有听说,但是它毕竟是民众的俗语,是曾经广泛在襄阳流传过的,是人民口耳相传的文化,是“穿天节”的口头民俗,是“穿天节”遗留在襄阳民间的“风俗化石”,我们不仅需要研究它,也要把它作为新时代“穿天节”的一部分传承下去,是襄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