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76)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76)
学术交流(1)

共检索到 177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 ——以国家非遗“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以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例,挖掘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独特的文化价值,分析当前非遗保护和社会利用工作的成果和局限,由此提出了提升辽西区域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具体对策。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具有融合蒙汉民族文化和粘连历史地理文明的文化价值。当前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出版了十二卷本《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社会利用工作存在较大空白,亟待填补。非遗保护是坚实基础,社会利用是灵魂生命。两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 中州遗韵 匠心塑美 ——访河南画像石碑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清刚 2020-06-01

    画像石也称为"汉画",主要产于中原地区,它几乎是汉代艺术的代名词,也是汉代文化的标识。文化学者方清刚,其十余年始终对画像石进行收集和收藏,并就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要素进行了整理,以中华民族工匠精神承传着画像石碑拓技艺,成为了画像石碑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一场有温度的采风之旅 2020-06-01

    近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2020年度“最美的书”评选结果揭晓,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崔晔主编的2014级舞蹈学班毕业集《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入选。这本书通过深入访谈的形式,挖掘、整理了50余位山东“非遗”舞蹈传承者的口述资料,将最鲜活、真实的史料留存下来,展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大秧歌的风采。这是一本满溢着民俗生活氛围和民间艺术气息的、有温度的书。

  • 活在民间的“阿诗玛”——云南叙事长诗《阿诗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玉芳访谈录* 2020-06-01

    传承人简介:王玉芳,1942年12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宜政村,被称为"活在民间的阿诗玛"。2006年,叙事长诗《阿诗玛》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王玉芳被命名为《阿诗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也是目前惟一健在的《阿诗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玉芳从小向父母学唱《阿诗玛》,年纪轻轻,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金嗓子"。46岁时,参加了石林彝族自

  • 李剑:让剪纸拥有更多的粉丝 2020-06-01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不消2分钟,一头栩栩如生的"牛"呈现于眼前,李剑微笑着把"牛"送到记者手中,"今年是牛年,送你一头‘牛’,愿‘牛气冲天’"。中国的剪纸文化源远流长,剪纸艺术更是炉火纯青。时至今日,这一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工艺,也与时俱进,有了更广阔、更自由的时代表达。正如宁夏艺盟文创工作室负责人李剑所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延续,首先要让它"活下去",在尽可能保留核心部分的同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播。我的工作室做的就是让非遗传承下去。

  • 人才书画影 2020-06-01

    人才擦亮非遗文化名片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建设,全力支持“非遗”传承人创作研究、带徒授艺,使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得到发展壮大。图为传承人传习潮阳文化品牌——“潮阳民间剪纸”。

  • 致敬传统文化 寻找传承力量 ——走近非遗传承人(三)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期,让我们继续关注非遗项目,走近非遗传承人,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学习和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 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简介 2020-06-01

    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承载和沉淀近二十年推广民族文化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对推广、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挖掘、保育、推广、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以及在提升传承人尊严和创作空间的目标上,工作量庞大而且要求细致;虽然大中华地区的非遗种类丰富,范围广、资源多、讯息量大,但是,该会仍以专心专意、深耕细作的态度,致力从多维度保护、推广、传承和发扬属于大中华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