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69 条数据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及未来发展——南京博物院非遗馆的展陈案例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存,是人类每个民族内心深处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寄托。它对于全世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当今对博物馆功能的重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慢慢的开始走进了国内各个博物馆与广大观众见面。但从其展陈方式及发展趋势上看,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博物院非遗馆的展陈实例分析探究非遗项目展陈方式、选择对象等内容,为优质化的非遗文化遗产展陈提供理论参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 ——以国家非遗“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以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例,挖掘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独特的文化价值,分析当前非遗保护和社会利用工作的成果和局限,由此提出了提升辽西区域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具体对策。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具有融合蒙汉民族文化和粘连历史地理文明的文化价值。当前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出版了十二卷本《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社会利用工作存在较大空白,亟待填补。非遗保护是坚实基础,社会利用是灵魂生命。两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的态势及效用分析 ——以贵阳市非遗数据库建设为例 2020-06-01
在现今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传播方式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媒体引领下的图像消费习惯日益显现,影像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用越来越直观、生动,如何有效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消费习惯和传播体系是时代需求。
-
技能园丁的非遗文化之美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 2020-06-01
巧手,花绷、绣布和彩线,编制传奇。一针一世界,一绣一繁华,非遗之美跃然于绣品,集羌绣、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3项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获多个国际国内大奖,作品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坦桑尼亚前总统费卡亚·基奎特、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等多国元首及博物馆收藏。让我们一同走进藏羌绣技能大师杨华珍非遗文化美奂绝伦的天地
-
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在非遗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 2020-06-01
刘正宏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一书,深入探究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该书致力于探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传承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人,提供理论甚至经验方面的借鉴。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承保护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可充分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同时可推动文化资源以一种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有助于简化文化的加工和整理工作。
-
苑利夫妇与他们的“非遗”保护前沿话题——评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 2020-06-01
最近,苑利、顾军合著的论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他们自2006年至2016年这10年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成果,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这本文集以五编的篇幅,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编《科学理念:“非遗”保护的逻辑起点》。重点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问题。作者认为,弄清概念既是认识一般事物的逻辑起点,也是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逻辑起点。正如作
-
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创新 ——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20-06-01
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于7月3日在北京咏园举行。在已成功举办两届大会的基础上,本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进一步提升大会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逐步完善交流与合作平台的各项作用与功能,进一步增强大会的权威性、专业性、学术性、公正性、可持续性。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为非遗文献找一个家 2020-06-01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坐落于杭州京杭大运河拱宸桥东侧,是全国首家非遗主题文献馆。文献馆内服务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总服务大厅、非遗展示序厅、非遗阅览区、非遗沙龙区、非遗书吧、非遗活态展示区、多功能报告厅和运河文献典藏室等多个服务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