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43)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43)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869 条数据

  • 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活态保护”的思考* 2020-06-01

    笔者以建造醴陵首座公共开放式现代高效无烟柴烧窑为原点,将产、学、研、游、国际陶瓷艺术文化交流等资源整合,集群化发展,形成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活态保护"链,并将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非遗现代生存空间的构建和非遗的现代产业化途径等3个方面落地提出建议。

  • 产品设计作品 2020-06-01

    作品说明,1、非遗中“工匠技艺”的创新设计研究一灯具设计灯具设计的元素是取自南通板鹞风筝,结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匠技艺”,主要从材质、工艺、造型等几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巧妙的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之中,首先在材质方面,选用传统板鹞风筝的江南笔竹,利用竹子的强度保证灯具主体框架的牢固度,其次在工艺方面,灯罩则用超薄的竹篾编制而成,最后在造型方面,灯具主体立面呈板鹞风筝的八角形,灯罩部分巧妙的将风筝常见造型图案化,并采用现代设计中的四方连续的构型方法进行组合

  • 京剧视觉形象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020-06-01

    京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占据着极强的地位。但在当前的环境下,京剧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模式。打造非遗文创品牌理念,便可为京剧的发展提供途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改革和创新。本文拟从京剧视觉形象的角度,通过分析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和京剧视觉形象之间的融合关系,论述京剧视觉形象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化措施,意在进一步提升京剧视觉形象产品的设计价值。

  • “非遗”的影像转 2020-06-01

    近年来,影像与"非遗"的亲密接触越来越多,其中既有《手造中国》《了不起的匠人》《马街书会》等聚焦非遗的动态影像,也有为数众多的静态摄影。2020年11月评选的"中国·青阳首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来稿踊跃,《中国摄影》杂志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近1600位影友的1.7万余组(4万余幅)摄影作品;《中国摄影》杂志主办的浙江嵊州戏曲摄影工作坊(2019年)及安徽歙县的影像调查计划(2020年),学员作品涉及最多的题材均与当地非遗题材相关

  • 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采用闭环式工作法建好“非遗”传承教师队伍 2020-06-01

    山东潍坊市老年大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项重点。众所周知,口传心授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方式。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精心打造一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师队伍。近几年来,潍坊市老年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培育过程中与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潍坊非遗协会)合作,共同开设潍坊市老年大学

  • 沈阳市浑南区非遗商会简介 2020-06-01

    沈阳市浑南区非遗商会是由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者、专家学者、热心非遗事业者、非遗产品企业、非遗保护志愿者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级的保护单位与传承人自愿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社会团体。浑南区非遗商会经浑南区政府、浑南区工商联批准于2020年宣告成立。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

  • 首次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及柒牌基金成果展 2020-06-01

    首次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作为大会主要内容的静态展即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部分成果展”应邀举办,呈现了柒牌基金项目在纺织印染绣及服装等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及保护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成为纺织行业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传承创新纺织非遗的新起点。

  • 如何让非遗融入百姓家 2020-06-01

    千里赣江滋育千年人文,万种风土酿就万般客情。江西赣州,一座灵动秀美的城市,因位于江西省的南部,所以也被称为赣南。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素有"客家摇篮"之称,在历史文化发展的漫漫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2013年,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赣州客家文化的保护工作正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转变,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赣州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日益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