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69 条数据
-
虚拟现实与3D打印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即为推进我国民间宝贵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有别于传统文化保护.由于非遗的特殊情况,不易于博物馆收藏、呈现,所以我国鲜有针对非遗展示的民间艺术博物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信息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得到了一定推广,并收获了良好的应用成效.由此可见,对虚拟现实与3D打印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阐述虚拟现实与3D打印技术的内涵特征,对虚拟现实与3D打印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旨在为如何促进非遗保护的有序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
用工匠精神守护传承 2020-06-01
济南,一座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2600余年的沧桑巨变,不仅为世人留下了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等独一无二的秀美胜迹,同样也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与传承人在各级政府的资助与鼓励下,决心用工匠精神守护非遗传承,用满腔热情传递非遗之美。
-
2003—2017年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 2020-06-01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实践的不断推进,传承在各地的非遗个案以及非遗概念、非遗保护价值、非遗保护原则、保护措施等都得到深入探讨。运用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中医学等学科理论,研究者对传承在山西各地的非遗进行了多角度研究,积累了丰富成果。在兼顾这些传统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梳理了2003—2017年公开发表的山西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文献来源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年出版的相关图书;第二部分是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期刊库2003—2017年收录的各类相关论文。
-
别让手艺留在过去!——201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在恭王府开幕 2020-06-01
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是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活动,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服饰时尚融合,呈现传统工艺的精湛绝妙和创意设计的奇思妙想。6月4日晚,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隆重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副会长徐迎新、孙淮滨,工业和信
-
试论传统再造的范型与非遗保护的民生路径 2020-06-01
一、“传统”的含义与非遗保护的再造特性,相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称“非遗”)这个中国百姓比较陌生的专业术语,“传统”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在一定意义上,或者说在平民心目中非遗都是“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
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浙江非遗生活馆开幕 2020-06-01
4月27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中义国际会展(义乌)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浙江非遗生活馆,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E1馆正式开幕.
-
纺织非遗将赴云南织就"诗与远方"!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要结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指导方针,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融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7月3日,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咏园举行
-
面向传承和传播的非遗数字化研究 2020-06-01
一、研究背景全球化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信息时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机遇,数字人文的出现促进了人文学科与技术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活化、隐性等特性对非遗数字化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二、国内非遗研究现状从发文机构角度分布统计,发文数量较多的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广东、北京、湖北、山东、重庆等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区域。从期刊来源角度分析,相关论文遍布几乎所有类别期刊,说明非遗研究已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