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孙丽华:非遗研培工作应固本浚源、传承创新 2020-06-01
非遗口传心授,世代沿袭,既见人又见物,在群体生活中发挥特别的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昆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中国已有39个非遗项目跻身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非遗研培工作与十九大文化传承的要求结合起来,推进非遗研培工作与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相结合,积极探索研培工作的模式,推动非遗相关学科
-
非遗服务平台类微信公众号现状调查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渠道日趋多元,基于移动终端的新媒体传播已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与非遗相关的资讯与内容资源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大幅增加,网络自制剧、网络综艺、网络直播等网络视频渠道中也开始出现非遗相关题材内容,而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非遗相关自媒体增长速度尤其迅猛。值得关注的是,微信公众号已然成为非遗行业资讯传播的核心渠道
-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2020-06-01
顺昌县地处相对偏远山区,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留。近年来,顺昌县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保持“非遗”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和传承人的带头作用,调动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大力支持企业创新、传承人创业,有效促进了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非遗文章大 传承活起来 2020-06-01
郯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丰富,拥有完善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20项,县级非遗项目96项。近年来,郯城县紧紧围绕“文化扶贫、非遗助力”这一主题,将深挖非遗资源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传承特色非遗项目,全力打好非遗助力脱贫攻坚这张牌,让非遗传承活了起来
-
“活化”非遗 2020-06-01
“现在能坚持这些老北京纯手艺活的年轻人可不多见了,小伙子,阿姨给你点赞!”正在参观清华美院非遗传承人技艺展演的张女士这样说,收获“点赞”的内联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任晨阳连连感谢。在记者眼里看来,张女士的“点赞”有着一份对于非遗传人的佩服和鼓励
-
湖北省公安县孟家溪小学 公安说鼓子:走进央视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公安说鼓子是流行于湖北省公安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公安县独有的一张文化名片。而位于公安孟家溪镇的桂花台,则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家乡。"三袁"皆为万历年间进士,他们在文学创作上都主张不受俗套约束,追求个性的张扬
-
展示“基因式”信息 再现原生态风貌 ——大连市满族联谊会抢救、整理满族文化史 2020-06-01
大连市满族联谊会成立于1989年,是全国颁金节的倡导者。现已出版了《八旗源流》《满族风俗史》等多部书籍。大连满族同胞约有33万人。联谊会每年都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活动,弘扬满族文化,得到广大族胞的真心拥护和热情支持。大连市满族联谊会针对许多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的现状,把抢救、整理高龄非遗文化传承人珍藏的古文献与口述历史摆在了优先位置。通过对传
-
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近年来正日益成为我国构建新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非遗的保护、传承以及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