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三大“非遗”助推打响荣昌品牌 2020-06-01

    近年来,荣昌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利用,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打造非遗产业群。荣昌有"三宝",一块布、一把扇、一片陶。去年5月28日,在重庆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上,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向游客推荐荣昌三宝,荣昌陶、夏布、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惊艳亮相第二届"巴渝工匠"绝

  • “西南现代民艺高层论坛2017”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 2020-06-01

    2017年12月14日,首届“西南现代民艺高层论坛2017”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现代民艺馆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四川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西南现代民艺馆共同主办,成都幸福公社承办。与会专家学者就“传统民间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和“民艺与非遗现代性转化的具体路径与方式”两个方面的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文化团体、政府部门和文化企业的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 中国传统舞蹈发展论坛纪实 2020-06-01

    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准中国加入该"公约";2011年2月25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常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一法既出,应者云集。除了举办各类展演展览与讲座活动外,各地纷纷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北京舞蹈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鼎力支持,此外,还在湖北、广西、河南、贵州、湖南、山东、四川及西藏、湖南湘西土家族苗

  • 当下非遗研学游的思考 2020-06-01

    我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数千年的文明史和灿烂文化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级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非遗与研学旅行得到结合,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积极组织形势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研学游"活动。学校也与非遗传承人开始互动,积极组织举办非遗进校园、现场技艺展演和知识讲座等,打造非遗研学校本课程,努力实现非遗文化教育常态化。政府和企业在各地打造

  • 农村寄宿制学校非遗文化的传承策略 2020-0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关系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非遗文化的传承却受

  • 浅谈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2020-06-01

    在我国数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与积累的历程中,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也是为后人留下的文化资源。在现代科技与理念不断得到革新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裕固族作为我国甘肃省的一个特有民族,人口较少,却产生了较多非遗文化。本文就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了一系列浅谈。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其主要集中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北麓,以牧业和农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在历史发

  • 浅谈传统工艺的困境与对策 ——以商河县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摸索发明的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中,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的"匠人"精神,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传统工艺的发展助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传统工艺的每一次提升和进步,都对整个行业甚至整个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振兴传统工艺,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环。

  • 非遗传承,“退出”也是一种保护 2020-06-01

    2001年,自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正式开启了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2007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并于翌年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此后,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