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的对接模式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遗留的珍宝,体现出手工作坊式生产、学徒式教育和定点式营销等诸多特征。在非遗文化尝试进行产业化改革时,以往使用的模式变成禁锢发展的阻碍,使得它无法进行产业化改革,需要接纳全新的要素、技术以及形式,最

  • 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2020-06-01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信息化的热度不减,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多重考验。传统的方式、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当今社会,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本文以扬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阐述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本土非遗项目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的推广和运用。通过应用日益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呈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活力。

  • 圈头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活态保护研究 2020-06-01

    圈头村位于雄安新区白洋淀中央,文化遗产丰富,孕育了圈头音乐会、芦苇画、苇编、圈头少林会、白洋淀丧葬习俗等一批有白洋淀淀区特色的民俗、民间技艺与民间信仰。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和新区建设的关系,提出“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文章以雄安新区圈头村为例,提出结合建筑要素和环境要素将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融合,以实现整体保护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策略。

  • 传承与创新——坚守非遗文化纸贴画传承的使命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纸贴画技艺属于民间剪纸工艺,林晓老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纸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时刻铭记自己身上肩负着传承民间纸贴画传统技艺的责任和使命。在非遗传承的创新上,他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建立纸贴画基地校,让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在纸贴画的艺术实践中得以再发展;拓展社区文化传承的大战场,建好媒体宣传,打造纸贴画这张非遗文化大名片;推动纸贴画这份非遗文化走出国门,让中国民间艺术影响世界。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以《歙砚》为例 2020-06-01

    安徽歙州的歙砚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由于近年来商业文化的冲击,使得歙砚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逐渐走向衰亡。本文以歙砚技艺为例,并结合了对“歙砚”的数字化研究保护,深入探讨了数字化影像的传播优势;并指出“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对“歙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 探究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 2020-06-01

    少数民族地区常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少数民族旅游利用其独有的文化差异性和旅游特色项目在现代旅游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部分,政府对少数民族发展特色旅游业也提供了很多优惠扶持政策,而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行也依靠民族旅游的创收。在民族地区将非遗有效融合在民族地区旅游项目中对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避免非遗在商业旅游中过于庸俗商业化,是现代民族地区旅游进一步发展道路上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梳理分析 2020-06-01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边疆,文化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世代生息于此的各族人民在长期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4年以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式启动,保护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在资源普查、项目申报、名录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及时总结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分享非遗保护的黑龙江经验,笔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入手,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经验交流作出积极的贡献.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20-06-01

    本文分析当前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民众参与度低下、传统体育活动和相关体育非遗文化价值被忽视、体育非遗保护没有专项法律的针对性保障等问题,借鉴"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出保护策略:明确体育非遗内容,增强民众体育非遗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兼顾利益均衡,加强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建立体育非遗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