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基于RMP分析的邵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本文运用RMP(昂谱)分析理论,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三方面对邵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并提出邵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一些设想,使邵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
非遗视角下的凤翔泥塑文化发展 2020-06-01
近年来,在艺术领域逐渐掀起的"民间美术"风潮逐渐增加了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凤翔泥塑作为陕西民间美术的重要代表,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产物,也是当地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随着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凤翔泥塑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本文从艺术语境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凤翔泥塑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研究了在"非遗"视角下凤翔泥塑在当代艺术市场所面临的新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
致敬传统文化 寻找传承力量 ——走近非遗传承人(四)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期,让我们继续关注非遗项目,走近非遗传承人,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学习和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
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民间音乐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繁荣,民间音乐面临着传承的难题,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根本,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让民间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是相关行业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从我国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出发,探寻了非遗视角下民间音乐的保护路径与传承路径。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融汇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全球化的科技发展及文化融合,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旧文化的更替使我国"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如何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
基于创新创业视角下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以湖南师范大学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为例 2020-06-01
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之后,我国又迎来了一次解决非遗传承与创新问题契机。研究认为,基于创新创业视角下,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力量,利用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再创造,是实现非遗传承与万众创业这一双赢局面的最好机会。因此,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为例,提出创新创业与非遗传承结合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形式研究——以湘西墨戎苗寨为例 2020-06-01
本文以湘西州地区内"非遗+旅游"融合较好的景区——墨戎苗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取证,总结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形式主要为开设"非遗专题博物馆、非遗技艺传习所、非遗商店——传统柜台式销售、游客即时消费和可携带的非遗产品"四种形式,并根据调查结果,指出景区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
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福建曲艺培训班在福州开班 2020-06-01
8月11日上午,由文旅部、教育部以及人社部联合主办,福建省文旅厅、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福建曲艺培训班"在福州举行开班式。福建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和省文旅厅、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有关领导以及福州评话、伬艺、南平南词30位非遗传承人参加开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