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3)

共检索到 43 条数据

  • 高校艺术社团植入“非遗进社区”公益活动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传承和发扬。高校艺术社团通过公益活动的方式参与到非遗传承的实践中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对高校艺术社团在传承非遗中的角色和功能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艺术社团传承非遗的现状,针对"非遗进社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寻求高校艺术社团植入"非遗进社区"公益活动的可行性路径,研究、提炼艺术社团的传承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艺术社团公益活动与传承非遗相结合的双重价值。

  • 社区参与视角下的劳动歌谣类“非遗”传承——以镇江秀山号子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劳动歌为例 2020-06-0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社区的参与,而且提倡社区成为保护活动的主体。在"非遗"项目的传统社会功能日益消失的大背景下,社区高度参与并发挥主体作用有助于为相关"非遗"项目创造新的社会功能,以保证"非遗"的存续发展。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平原居民劳动歌的传承相比,镇江秀山号子的传承模式对于劳动歌谣类"非遗"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其主要经验包括保证社区在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在校园传承中重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培育民间社团组织和挖掘传统音乐新的社会功能等。

  • 高职院校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泸州非遗传承模式研究 2020-06-01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社区民众的文化生活,推进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建设,同时,也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特色鲜明,探索一条新的传承模式使这一"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本文通过高职院校的非遗课程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探索一条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创新之路。

  • 高职院校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泸州非遗传承模式研究 2020-06-01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社区民众的文化生活,推进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建设,同时,也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特色鲜明,探索一条新的传承模式使这一"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本文通过高职院校的非遗课程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探索一条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创新之路。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研究综述(下) 2020-06-0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研究述评,广大民众及所在社区、一般意义上的传承人、由官方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构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其中,代表性传承人多为行业精英,在相关人群、社区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非遗传承的核心力量,更是非遗在传承过程中保障其较高技艺文化水准的关键依凭。

  • 政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 2020-06-01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06年生效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框架内,开始出现谨慎利用非遗保护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举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一直在审慎对待此问题。最初,委员会主要关注非遗保护中商业化的负面影响;后来,讨论发展为承认对非遗的经济利用可以对其可持续性、振兴以及相关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回顾历届委员会会议和《公约》缔约国大会会议的辩论,可以洞见有关该主题的讨论是如何发展的。在日本的遗产发展实践中,注重将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相结合并逐步修订了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根据修订后的法律,遗产政策的实施权力下放到地方行政部门,遗产保护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各地区和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①

  • 社区参与靖州苗族芦笙舞保护与旅游开发探析 2020-06-01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相关文件中,社区参与理念是贯穿于其中的一项基本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应树立以社区参与为前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念,加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多元化、多样化的社区参与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湖南靖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为例,通过探讨靖州苗族芦笙舞传承人、村委会、社区居民和当地学校等参与方在苗族芦笙舞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归纳出可供参考的有益经验。

  • 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2020-06-01

    在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和文化话语中,"乡村"常被视为现代性的"他者",是被动的、有待自上而下的努力去拯救的地方,其自身的主体性以及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一般简称为"非遗")在内的文化传统往往被无视或低估。上述观念应该予以修正。北京近郊高碑店村的个案展现了一个失去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积极利用非遗来谋求自身发展的主动实践历程。对驱动其开发非遗以实现振兴的动机、方法和行动主体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是更根本性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社区为主体来驱动非遗开发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并注重如下原则的重要性:(1)由社区驱动的内在发展动机;(2)以社区自身文化传统为基础;(3)开发过程中的社区参与;(4)社区受益。这一模式对于当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启示意义:只有充分尊重并发挥乡村具有的主体性,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及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