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73)

共检索到 73 条数据

  • 短视频平台中非遗传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研究 2020-06-01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之一,短视频平台能为民族间的交往提供一个虚拟形式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则为民族交流提供了手段、内容,并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在民族交往交流合作互动下,短视频平台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新的形式和行动机制。

  • 基于非遗名录统计分析的山东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20-06-01

    为了更好地促进山东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本文选取山东省161项市级以上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样本,分析其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上整体呈现出金字塔结构,类型结构以民间文学类、传统技艺类和民俗类为主;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濒海带状分布特点,且主要分布于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四市的沿海地带;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和人类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对山东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和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针对统计与分析中发现的完整四级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础数据获取难度大、海岛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少、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喀斯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贵州省为例 2020-06-01

    厘清喀斯特地区非遗分布的空间格局有利于盘点资源现状,客观了解区域文化产生过程,以提高非遗的管理、保护与开发水平。基于地理学空间视角,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贵州9个地州市10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型结构层次分明,民俗类数量最多,曲艺、传统医药与传统美术类相对稀缺;(2)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以贵阳市和黔东南州为双核心,中部和东部集聚明显,西部地区分布较少;(3)贵州省近9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分布在海拔1 400 m以下的喀斯特低山、中低山区域,曲艺类占比最高,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技艺两类分布与主要河流流域拟合较好,民间文学类与明清时期主要交通干线空间分布关联较高;(4)地形地貌、水系、文化、交通、经济等自然和人文因素对喀斯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 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旅游开发对提高区域非遗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ArcGIS分析京津冀区域非遗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京津冀区域非遗整体呈集聚性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并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向外围区县扩散减少的分布格局;2)各类型非遗在结构及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差异,结构上以传统技艺类非遗为主体,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舞蹈类等为支撑,空间分布上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民俗类非遗资源差异最大;3)距所属城市中心越近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缓冲区内的非遗数量越多,反之则越少。最后从明确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重点类型、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非遗文化特质和旅游差异性、借势国家级旅游品牌四方面对京津冀区域非遗保护及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0-06-01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类型结构齐全,类型分布差异化明显的特点,其中传统技艺类、民俗类、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挖掘保护较充分;(2)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上呈现"核心多,边缘少"的分布特征,形成以屯溪区与歙县为核心的2个高密度核心圈;(3)文化载体传承人数量在古徽州地域内相对富集,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状况;传习基地(所)在空间上呈现地域分布不均衡的格局。最后,从地方文化和地理环境、政府的保护与管理、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

  • 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区域性文化空间思考 ——以西藏林芝地区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为例 2020-06-01

    近些年,西藏林芝地区的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采用生产性保护、表演性保护和博物馆保护三种模式,这也是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模式。然而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规模小,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其文化的存续空间不断压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极为严峻。对林芝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这三种非遗保护模式的利弊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跳脱以民族为单位的保护思路,代之以区域性的文化空间为单位来进行思考,使这三种模式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在文化空间的大环境当中互相促进,从而使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处在完整的活态"文化场"中。

  • 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06-01

    以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样本,运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以民俗、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为主,传统医药、曲艺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分布较少;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上呈现集聚分布的特点,总体空间分布密度以西宁—海东为中心向外围扩散,体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其在市域的数量分布以及类型分布上存在不均衡性。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地形因素、水文因素、交通区位、民族分布以及人口因素息息相关。最后就进一步促进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遗空间格局的优化与保护利用提出对策建议。

  • 资本、权力与地方博弈:非遗文化空间生产的逻辑分析 ——以谷雨祭海节为例 2020-06-01

    随着非遗旅游的兴盛,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对非遗保护提出的要求。新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非遗保护的新理论武器。以谷雨祭海节为例,运用文化空间生产理论,在"资本—权力—地方"三维逻辑框架之下分析了非遗文化空间生产逻辑与生产路径:在实现资本增值与权力渗透的逻辑驱动之下,资本主体与政府分别作为内在动力与外在因素推动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地方主体作为非遗文化空间的使用者,虽然在内外力作用的挤压下处于非遗文化空间生产的弱势,但其对于非遗文化空间生产效果的情感认知、态度认知对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为非遗文化生存与活态传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值得研究与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