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73)

共检索到 73 条数据

  • “一带一路”中国沿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2020-06-01

    一带一路是我国面对世界发生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等众多挑战所提出的倡议,其目的就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与我国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共同提高和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GIS地理分析法,分析我国沿线各省市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中国沿线体育非遗级别分布各异,类型多样,呈条、带状分布,有集聚特点,并结合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意见,这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乡村"非遗"空间参与式营造中第三方协调途径与经验——以蔚县灯阵广场为例 2020-06-01

    参与式营造在乡村“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三方的工作方式对参与式营造的完成质量具有独特影响。“摆灯阵”是河北省蔚县濒临失传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蔚县曹庄子村灯阵广场建设为例,通过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连续三年公益参与,实现了民俗活动全过程保留,帮助村民提升了对非遗的自信与自我维护能力。项目促进了村落公共空间品质改善和格局重构,重新定义了非遗活动空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灯阵广场重建案例获得的乡村参与式营造工作经验对同类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到美学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历史与当下关系连续性的认识,这种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基于活的历史观,把历史从过去的生活经验遗存转化为当代人能够理解、感受、体验的审美意象嵌入当代空间,从而使得非遗文化对当代社会具有活的精神价值。这种转化需要基于非遗保护意识的美学研究,即把美学视域从传统美学所限定的"大传统"中拓展开来,形成"大传统"与"小传统"整合的更大的美学视域。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0-06-01

    基于点格局分析、核密度分析、热点聚类等方法,以中国4批次3 140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呈聚集分布态势,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2)从类别来看,表演艺术类聚集于京津冀与冀鲁豫、长三角、粤闽沿海、湘鄂贵地区;传统手工艺类聚集在长三角、陕晋交界、京津冀地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聚集在长三角及黄河下游地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主要分布于京津冀地区;社会实践、仪式与节庆类多分布于东南沿海。(3)从批次来看,前两期非遗项目较多;后期更重视经济不发达地区非遗项目的开发。(4)非遗项目的两个分布高核区分别位于京津冀和长三角。(5)非遗分布趋向于地势比较平坦、气候温暖宜人、水资源丰富、阔叶林为主的平原和低山地区,以及历史文化悠久、民族聚居、经济较发达区域。

  • 跨学科视域下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以“云泽芳韵土布展”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又一重要体现。如何做好非遗事项的展陈,如何通过有形、静态的“物品”呈现非遗无形、活态的“信息”,这是博物馆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与趋势。“云泽芳韵土布展”通过两位女性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织布作品来讲述其个人生命故事,更好地呈现“物”与“人”的关联,使观众于观展过程中,不仅能了解非遗技艺,提升非遗保护意识,更能通过对他人生命故事的解读,完成自我生命的观照与思考。此案例可以为更多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提供参考。

  • 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简介 2020-06-01

    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承载和沉淀近二十年推广民族文化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对推广、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挖掘、保育、推广、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以及在提升传承人尊严和创作空间的目标上,工作量庞大而且要求细致;虽然大中华地区的非遗种类丰富,范围广、资源多、讯息量大,但是,该会仍以专心专意、深耕细作的态度,致力从多维度保护、推广、传承和发扬属于大中华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近年来正日益成为我国构建新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非遗的保护、传承以及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 旅游开发中“非遗”保护的资源整合与文化空间再造 ——以“山西非遗里的四季”研学活动为例 2020-06-01

    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展"非遗"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和其文化空间再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过程中,侧重"非遗"历史文化价值与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统筹结合,可以加强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收入、游客的互动参与,都可以增加"非遗"项目的实践频次,形成"非遗"存续的新生态。其间要避免"非遗"的破坏性开发,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