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54)
新闻(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54)
政策法规(3)
非遗资讯(1)

共检索到 58 条数据

  • 试论东阳木雕非遗档案管理与保护利用 2020-06-01

    东阳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针对东阳木雕非遗档案管理与保护利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东阳木雕非遗档案的特点、建档方法、保护方法以及利用场景。以期从档案管理的角度促进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

  • 东阳木雕非遗传承人档案管理的探讨 2020-06-01

    基于东阳木雕非遗传承人的重要作用,构建相应的东阳木雕非遗传承人档案,并妥善对非遗传承人档案进行管理和利用,是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东阳木雕继承发扬工作中特别重视的一项工作。因此,本文就东阳木雕非遗传承人档案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 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数字保护与管理平台创新研究* 2020-06-01

    基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传播、管理与传承上面临的挑战,文章以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为研究主体,通过对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的田野调研,获取桑蚕丝织织造"形、艺、技"的相关资料,然后从数字化传统技艺、实景活态展示、数字水印技术三方面探索数字化保护与应用方案,最后,从蚕乡遗风、制丝技艺、丝织奇葩和保护传承四个部分探索杭嘉湖桑蚕丝织织造技艺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探索非遗项目桑蚕丝织传统技艺数字保护、管理与传承的可行性之路。

  •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非遗保护管理的广东经验:精细管理 2020-06-01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非遗保护管理的广东经验:精细管理

  • 国际文化遗产管理与研究:范式、趋势和展望* 2020-06-01

    18世纪至20世纪中后期,国际学界对文化遗产管理的关注,本质上是在思辨"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保存主义"与"保护主义"范式相继出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对地方文化、身份认同的严重冲击,遗产研究者开始呼吁重新审视现代性,全球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非遗")讨论热潮,非遗开始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遗产化"范式逐渐成为当代国际遗产管理的主流。非遗研究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原因及象征意义:即世界遗产管理(与研究)语话权的"东移"。这种话语权的转变(或分享)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社会、文化的过去和未来,并促成了遗产研究的多元化趋势,比如"批判性遗产研究"的出现。于中国而言,大力推进非遗事业是国家增强自身国际文化语话权的重要保障,也是践行"文化自信"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在过去20年,中国的遗产管理事业成绩斐然,而在文化遗产(尤其是非遗)研究方面仍任重而道远。

  •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管理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非遗领域知识的要素与语义关系,设计构建了非遗知识本体模型,以规范和揭示非遗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和关联关系;其次,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研究非遗知识组织与关联数据集构建的过程,包括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关键步骤;最后以湖北省非遗项目为例,构建了非遗知识关联数据集与知识服务平台。关联数据技术在非遗知识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非遗知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准化时代”基层非遗保护若干问题探讨* 2020-06-01

    以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标志和开端,我国非遗保护的"标准化时代"已经到来。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保护工作规范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传统标准与当代标准的矛盾、不同标准并行存在、政府职能部门间缺乏协调机制、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等。面对这些问题,基层非遗保护工作者应在认清非遗保护工作本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通过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等措施,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做好非遗的守护者。

  • 运用区块链技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中重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传统文化遗产具有明显不同具有独特性,如非遗档案收集率低、非遗申请重复、档案造假等。因此,传统文化档案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非遗档案的管理,本次探究分析运用区块连接技术管理非遗文化档案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