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9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动态互动的多模态分析 2020-06-01
作为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流形式,纪录片这一动态语篇中意义建构的场所由单一模态的文本变为包含多种符号资源的多模态话语,不同模态间的协同互动共同实现话语意义表达.本文以手工艺类非遗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为研究语料,根据视觉语法理论对纪录片中符号资源的分配互动与语篇人际意义的建构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结构内容与互动模式发现图像、文字与声音三种模态间相互补充协作,共同活性建构匠人技艺,引发受众共感
-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创作策略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纪录片以纪实影像、多样叙事表现手法成为拓展“非遗”生命力的有效形式。非遗纪录片创作可以让非遗走进大众视野,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建立一个崭新的平台,也是建立全媒体交互式传播渠道的重要途径。非遗纪录片要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满足观众的视听喜好,用好叙事方法和视听元素,达到艺术价值和文化表达的双重共赢。
-
非遗类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改革 2020-06-01
在党中央"十三五"规划中,文化部有关文件提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性的发展是文化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时代课题,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重要的命题。[1]将优秀的非遗项目保存好、传承好、发展好、传播好是新时代建设文化软实力强国的必要途径。传承和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树立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快实现新时代的特色中国梦,加强青少年民族自豪感、文化归属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时代,从微纪录片的影视语言入手,探讨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微纪录片影像化表达与叙事策略、创作实践与课程教学改革。
-
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价值研究 2020-06-01
纪录片是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不但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和传播的要求,并且它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叙事和视听艺术的结合,能够完整的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与民俗技艺。通过纪录片这一有效的载体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非遗的保护工作初见成效。文章以淮阳县太昊陵庙会和“泥泥狗”为对象,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纪录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提出建议。
-
由电视纪录片《侗族大歌》探寻侗戏非遗的多维价值 2020-06-01
非遗类电视纪录片是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实践目标,以纪录片特有的镜头语言和影像风格将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情怀和美学意蕴直观地呈现给观众,最终唤起观众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1]。《侗族大歌》是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五洲传播公司联合出品的侗族音乐舞蹈类非遗电视纪录片,该剧从歌师潘萨银花教村寨里的人唱侗歌、跳侗舞开始,邀请国家级侗戏代表性传承人杨开元教授为学术总顾问,通过侗族音乐舞蹈非遗项目传承人个人形象与内心的刻画,全景式展现了人与人、人与侗戏、侗戏与社会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观众真切地领悟到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在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文化自省中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哲思。
-
“匠艺”与“匠心”:纪录片《传承》现代语态的人文阐释 2020-06-01
一、匠艺传习的"故事化"叙事新思路(一)"非遗"传承的形与神该片共10集,每集从几位"非遗"传承者的故事说起,从分布广度而言,可谓天南地北,完整记叙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轨迹,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十项分类。从精神纵深而言,《传承》(第三季)从未在技艺的层次上浅尝辄止,而是通过传承至今的绝技,展
-
纪录片《传承》第二季中少数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意境营造 2020-06-01
纪录片扮演着文化记录者的角色,利用影像的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其成为文化记忆的重要文本。纪录片《传承》第二季共记录了35位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其中,分布在黑龙江、贵州、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共有14位,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与传承魅力。一、文化记忆的维度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文化记忆不单是对经典文化的符号化表征,还代表着人们对特定族群文化的集体
-
120部微电影告诉你上海非遗有多美 2020-06-01
朵云轩木板水印、古琴斫制、海派剪纸、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上海的肌理之中,等待着被更多人发现。日前,历经9个月的拍摄和制作,《海派百工》前传60部8K微电影纪录片正式在沪发布。据介绍,“海派百工”系列微纪录片由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制作,计划在两年内拍摄120部、每部5分钟、以8K超高清形式呈现,纪录手工艺人的生活故事、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