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1 条数据
-
贵州苗族非遗舞蹈生产性保护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0-06-01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苗族很多文化既面临着国家推进"非遗"保护力度的有利政策环境,也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的严峻形势,尤其随着被汉化、同化的情况加深,苗族文化随时面临着消亡的形势,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及传承下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以贵州苗族非遗舞蹈为例,对该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
社区参与靖州苗族芦笙舞保护与旅游开发探析 2020-06-01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相关文件中,社区参与理念是贯穿于其中的一项基本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应树立以社区参与为前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念,加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多元化、多样化的社区参与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湖南靖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为例,通过探讨靖州苗族芦笙舞传承人、村委会、社区居民和当地学校等参与方在苗族芦笙舞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归纳出可供参考的有益经验。
-
云南苗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研究 2020-06-0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云南省苗族国家级、省级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云南苗族传统体育非遗:各地州保护不均衡;发展与传承经费严重不足;苗族同胞保护意识淡薄;未建立四级档案数据库;基本无传习场所;未建立陈列馆;竞技性项目传承情况不容乐观;传承人各地州后继乏人;传承人传习经费不到位等是云南苗族传统体育非遗发展与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非遗保护视域下贵州苗族蜡染技艺传承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2020-06-01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蜡染技艺,它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法论体系建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贵州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依然存在非遗的原真性缺失、传承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足、外界过度干预下造成的"保护性破坏",以及人们的传统文化自信与自觉意识遭受冲击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贵州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
“非遗”地方高校教育传承:价值、路径与方法 ——以湘西苗族服饰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教育传承,在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层面上,对于学生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地方高校非遗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是多元的,主要有构建课程体系,开展多彩课堂教学,加强社会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建设。
-
浅析苗族反排木鼓舞进入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课堂的意义 2020-06-01
苗族反排木鼓舞是流传在贵州省台江县反排村的舞蹈。2008年2月,苗族反排木鼓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反排木鼓舞的传承人,万政文曾多次被邀请到艺术类高校进行短期授课和讲学。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苗族反排木鼓舞动作潇洒奔放,很多动作与以往活跃在舞台上的苗族舞蹈有很多不同,尤其体现在它以胯部为动作发力的起始点以及低重心的动作动律上。另一方面,现今艺术类高校的民间舞教材在身体训练和内容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补充合适的民族舞种进入高校民间舞教材。在这个契机下,将苗族反排木鼓舞引进艺术类高校的民间舞课堂,不仅可以丰富现有教材,也可以为保护非遗贡献力量。
-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黎苗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研究 2020-06-01
黎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宣英译是向世界展示民族历史文化、促进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对海南黎苗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现状展开调查,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海南黎苗族非遗外宣英译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2020-06-01
湘西州全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靠北的位置,境内的人口绝大多数都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除了形成极具民族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外,也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有一部分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保护,但是有较多的文化遗产没有受到完整的保护,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从知识产权自身的特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来看,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将湘西州的非遗资源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笔者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产权知识,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探究如何对湘西州内的非遗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以期对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