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8 条数据
-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探析——以上海为例 2020-06-01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来说,一方面,前者极具旅游开发的价值和条件,有着较大的旅游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后者也为前者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和市场平台,为其活态传承带来了新的动力和生机。本文以上海为例,对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非遗保护和开发的有机结合:①要加大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力度,重构和拓展旅游开发模式;②要关注旅游市场的培育,使之成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和发展动力;③要建立以传承人为核心的活态保护体系,实现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
东南亚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观*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2013-2018年参加中国—东盟戏剧周的东南亚11个国家26个文艺团体演出剧目的追踪调查,探析影响东南亚国家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外来因素,研究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经验和危机,并对其学术理念、公共文化展演实践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并作批判性吸纳,有助于中国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建设,对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表演艺术类遗产在非遗教育中的样态、问题及策略 2020-06-01
本文以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教育为思想基点,从表演艺术类遗产入手,由表演艺术类遗产在非遗教育中的样态、问题及策略三部分内容进行剖析,探讨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中,如何通过课程衔接、可持续性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寻找新的途径,为表演类遗产融入学校教育寻找对策,并提出方法建议.此外,本文从探讨非遗教育在新时代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再次强调了非物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
新时代群文工作中的非遗表演艺术 2020-06-01
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想到各种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和礼仪民俗,然而非遗的范畴远不尽此,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曲艺和节庆习俗等。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亟需我们共同保护其所赖以存续的生态环境,而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各文化馆、站,已经通过日常的群文工作,特别是表演艺术方面相关的比赛、创作表演、业余团队扶持等努力,挑起对非遗特别是具有表演方面的非遗项目的保护重任。非遗保护任重道远,非遗培育百年树人,非遗生态积水成渊,当今群众文化工作中表演艺术相关的非遗保护传承,需要正视,亟待重视。
-
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的新媒体传播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06-01
在联合国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我国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中,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占有50%以上的数量。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传播与发展显得迫切且必要。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表演类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发展空间。本文分析永州表演类非遗的新媒体传播现状,寻找其存在的问题,试图为欠发达地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
对传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以北京丰台区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会为例 2020-06-01
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会是北京丰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生活实用价值以及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传承制度的革新、表演器械的改良、招式动作的创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海外影响力的拓展等进行研究,指出开路会这种传统非遗技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对传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0-06-01
基于点格局分析、核密度分析、热点聚类等方法,以中国4批次3 140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呈聚集分布态势,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2)从类别来看,表演艺术类聚集于京津冀与冀鲁豫、长三角、粤闽沿海、湘鄂贵地区;传统手工艺类聚集在长三角、陕晋交界、京津冀地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聚集在长三角及黄河下游地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主要分布于京津冀地区;社会实践、仪式与节庆类多分布于东南沿海。(3)从批次来看,前两期非遗项目较多;后期更重视经济不发达地区非遗项目的开发。(4)非遗项目的两个分布高核区分别位于京津冀和长三角。(5)非遗分布趋向于地势比较平坦、气候温暖宜人、水资源丰富、阔叶林为主的平原和低山地区,以及历史文化悠久、民族聚居、经济较发达区域。
-
芝兰之香当久远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谈昆曲传承 2020-06-01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昆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什么昆曲在非遗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呢?笔者为此采访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昆曲的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昆剧团前团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先生,他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十三届“文华表演奖”、上海市文化艺术“杰出贡献奖”,有“小俞振飞”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