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9)

共检索到 29 条数据

  • 湘西花垣苗族接龙舞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2020-06-01

    花垣苗族接龙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笔者从生活民俗、舞台展演、非遗传承三方面对接龙舞的发展现状,进行田野调查后发现,接龙舞目前仍然面临着重开发轻保护、重形式轻内容;传承者老化、继承者空缺;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文化自觉意识的衰弱等实际问题,生存境遇堪忧。笔者迫切希望花垣接龙舞,能早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繁荣发展。

  • 凉山彝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 2020-06-01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对凉山彝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凉山彝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但随着时代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正在迅速消逝、变异.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加强对非遗的认识、系统研究、保护生存空间、重视宣传教育等对策和建议.

  • 河北省蔚县灯影戏传承保护现状的田野调查 2020-06-01

    河北省蔚县的省级非遗项目“蔚县灯影戏”类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皮影艺术,深受冀北一带人民群众喜爱。蔚县灯影戏历史悠久,是在吸取民间小调、民谣、戏曲等多种乡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类似,蔚县灯影戏也面临着观众数量减少、传承谱系断层、保护工作艰难等现实问题。笔者通过对蔚县灯影戏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蔚县灯影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其生存现状及传承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引起多方关注,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祖国优秀非遗项目。

  •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研究——以大连高校学生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文化产品在演出市场中呈现出繁盛的势头,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大型民族乐剧《又见国乐》等。此类文化产品受众群体中,大学生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消费者。本文阐述了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并以大连地区高校学生为受访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非遗表演艺术类文化产品的消费情况,客观描述、分析问题之后,思考并探讨培养青年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产品消费兴趣的有效途径。

  • 受授于民——美姑县非遗音乐表演团队调查报告 2020-06-01

    “美姑县非遗音乐表演团队”是在凉山州美姑县彝族民间艺人阿铁说日的倡导下、组织建立的彝族传统民间音乐表演团队。该团队成员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传承人的级别包括州级到国家级皆有,表演曲目以民间音乐为主,主要有民歌、器乐等,兼以新创编的器乐合奏。本文将从乐团概况、演奏曲目及形式、传播、传承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该乐团的研究来看乐人、乐团这一创建和使用音乐的人类个体和群体,是如何体现“受于民、授于民”这一音乐文化传承机制、非遗前后该乐团所呈现出来的转变以及其操持的音乐所体现出的“我调”特征。

  •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问卷调查与基层大众保护意识提升思考 2020-06-01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根据《江西文化蓝皮书——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国家级非遗项目70项,省级非遗项目488项.作为一项江西省发展类智库报告,它也是省内手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而结合这一报告内容,江西也在当地开展了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问卷调查分析,基于基层大众保护意识提升思考江西非遗保护的相关问题.在本文中将着重调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现状,并对如何提升基层大众非遗保护意识相关策略进行思考提出.

  •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 2020-06-0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调查分析,以期为该区域海洋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2020-06-01

    1.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及传播上的现状1.1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笔者对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佛山非遗”)的专家、教练、裁判、队员、学员进行了访问,并展开了问卷调查。2010年8月至今近8年时间,笔者指导近两千名学生对数十个佛山非遗开展实地考察,接触了不少非遗传承人(见图1),保留了第一手的笔录、音频和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