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1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15)

共检索到 115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享的困局与出路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经济、文创、研究诸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非遗档案资源共享成为全社会越来越急切的需求。灰色文献的广泛分布,导致非遗档案资源存在大量共享盲区;非遗档案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非遗档案数字化的工作难度及人才经费的欠缺、非遗档案数字化技术标准缺失以及非遗保护相关机构间缺乏对话机制,也是阻碍非遗档案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非遗档案资源共享应明确和细化非遗档案资源的知识产权,政府加大非遗档案资源建设投入,出台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标准。建立多途径多层次非遗资源共享格局,包括网络共享与传统查阅方式并存的多形态格局、免费与有偿相结合的非遗档案分级共享制度、不同资源持有机构的共享责任分级制度等。

  • 非遗资源数字复合出版的构建与思考 2020-06-01

    非遗资源数字复合出版的创新之处在于复合,复合即将同一内容呈现在不同媒体上,充分发挥各类媒介优势,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非遗资源数字复合出版有优势也面临诸多问题,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非物质文化数字资源供给与推广策略研究 2020-06-01

    通过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原理,提出了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注重合法性、规范性,以原真生态及质量为本,资源共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并从供给模式、征集渠道、供给保障等方面分析了以非物质文化数字资源的供给策略。最后探讨了非遗数字资源推广的传播过程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推广途径。

  • 新时代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 2020-06-01

    在新时代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下简称"体育非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视域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分析秦巴山区体育非遗资源概况,发现秦巴山区体育非遗资源存在部门分工不合理,管理功能错位;开发模式不合理,取代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不深入,缺乏智库支撑等问题。并根据秦巴山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坚持政府引领,完善社会协同;推进非遗改革,倡导多元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创新智库支撑等建议。促进具有秦巴山区地域特色体育非遗资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我国体育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优势资源分析 2020-06-01

    高职院校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当从其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出发,积极向高职院校学生宣传、推广、开展非遗保护活动,认真研究非遗传承的规律与方法,构建科学性、实践性、持续性更强的非遗项目教育教学体系.

  •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优势资源分析 2020-06-01

    高职院校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当从其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出发,积极向高职院校学生宣传、推广、开展非遗保护活动,认真研究非遗传承的规律与方法,构建科学性、实践性、持续性更强的非遗项目教育教学体系。

  • 区域、空间、文化共享的“非遗保护”模式构建 ——以西北少数民族刺绣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保护中,如何采取适应项目自身特点的保护举措,是社会各界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在对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刺绣的特点、传承方式及保护现状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关注非遗项目所承载的共同集体性记忆角度,提出应在形式与内涵层面,建构一种适应项目传承的具有文化认同的资源共享的保护模式。

  • 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可能 2020-06-01

    顾润生:贵校"指向‘有根新人’的儿童非遗体验空间的建构"项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万莺燕:我们学校自2009年8月建校以来,始终坚守"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的办学理念。"有根新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希望我们的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文化自信,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2010年,学校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2015年学校进行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场馆、校园环境、外围空间等的建构,逐步打造了"非遗馆"和"地球村"两大特色场馆、"春晓犁园"和"快乐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