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1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15)

共检索到 115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 2020-06-01

    文章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提出基于云技术的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对IaaS、Paa S和SaaS服务模式的分析,论文将非遗数字化保护创新工作与云计算服务相耦合,构建了由基础资源层、平台服务层、平台应用层构成的协同创新云平台模型,从协作机制、技术支撑、理论建设层面分析了平台的构建策略,从而为推动我国非遗数字化工作的云化,实现非遗资源的有效共享与创新应用。

  • 非遗资源产权确认与交易的立法保护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定族群世代创造并传承的文化资源,其“活态性”特征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融入新的文化理念、精神内涵。非遗资源的产权确认与产权交易,离不开非遗资源的创新创造,离不开创意成果的市场转换。当下,有必要依循非遗资源“公权”与“私权”并存的法律属性,结合非遗资源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尊重非遗、保证非遗传承“原真性”的基础上,以公法和私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立法内容,关注核心技艺与核心意蕴的产权确认、产权授权和交易监管,确定产权交易的基本原则,以保护与发展并存的理念,展现非遗的文化价值与资源效益,守护私权权益。

  • “直播+”时代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创新研究 2020-06-01

    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为非遗文化创新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非遗直播很大程度上是把非遗文化的现场感与网友的互动有机结合,通过主播的解说、互动改变人们对非遗刻板的“古老、传统”的认知,并将其渗透到年轻人的文化生活之中,使文化资源活化。一、非遗直播的多维价值1.非遗文化场域的扩张与再生产非物质遗产文化场域指的是一种文化样式或者一种久远传承的文化活动所无法剥离的环境、场所,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仪式及其参与的人群的行为和规

  • 非遗传承:地方戏曲进校园的区域样本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近年来,我们从组织机制、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等方面系统地展开非遗传承进校园,为非遗文化在校园传承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可以参考的模本,达到了培植学生对非遗文化兴趣、传递非遗文化、引领了解非遗文化内涵、提高丰富学生非遗文

  • “非遗”视野下毕摩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现如今,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效途径。本文从"非遗"的视角出发,分析凉山彝族毕摩文化所蕴含的旅游文化资源及旅游开发中的现状及问题,探析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毕摩文化,充分体现特色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使毕摩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以甘肃省为例 2020-06-0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评价是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甘肃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构建评价模型,并挑选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非遗旅游资源,运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级别较高的体育非遗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酒泉、张掖、甘南地区,这些地区是自然人文旅游地、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地、宗教历史圣地,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对级别较高的体育非遗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与利用,将推动地区体育遗产与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向往 2020-06-01

    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小学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品位强校"定为新的办学理念,在传承学校百年办学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和拓展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将传承与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校和谐快速发展。接力"非遗",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是岳阳本土的传统曲种,主要有昆腔和弹腔两种声腔,用湖广

  • 非物质文化遗产IP资源创新性推广途径与策略探究——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为例 2020-06-01

    数字文化产业时代,鼓励以非遗IP资源为核心,借助先进数字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由数字化保护向创新性发展转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结合各地区非遗特色IP资源,打造诸多创新性非遗IP发展案例,总结其“5+”推广途径与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P资源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