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41 条数据
-
微信小程序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以“香昱”微信小程序的设计开发为例 2020-06-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标准的5G技术逐渐普及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通过"互联网+传统"的合作应用模式,许多传统产业以及文化在市场上开始以新的形象重回大众和社会的视野,得到了许多关注与支持。《"香昱"—非遗在小程序中的创新运用与推广研究》就是利用数字化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开发的一项微信小程序项目。以传承保护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以关注传统文化、非遗的爱好者为目标人群,探索研究具有针对性的非遗推广微信小程序,为大众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保护利用方向——以敦煌为例 2020-06-01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占据日常生活,如何将现代技术运用于传统敦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并发扬其文化内涵,是非遗产业正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影像化保护角度出发,基于影像化保护及现代技术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义的理论实质,通过剖析当前敦煌影视化保护的主要问题,论述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保护措施及方向。
-
非遗分类及非遗阶元系统建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的基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现有的多种分类方法存在类目设置不全,类目互斥性较差,分类层级较少等问题,为了适应非遗保护工作重心转向的实践需求,需要对现有分类体系进行完善。分类学具有较为成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机制,其研究对象与非遗同样具有传承性、多元性和活态性等相类似的微观特性,以及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的宏观特征。在借鉴分类学的分类体系,结合现有的非遗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建构了多层级且具有较好可扩展性的非遗分类阶元系统,探索了非遗分类体系建构的途径和机制,丰富和扩展了非遗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VR全景摄影技术应用探析 2020-06-01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飞速发展,视频拍摄也由原来的静态感光摄影向数字化VR全景摄影视频拍摄转化。将VR全景摄影技术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来,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它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手段。为了深入地研究VR全景摄影技术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编者对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相关建议与看法,以期为非遗传承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借鉴。
-
背装古饰文化传承与艺术价值研究 2020-06-01
背装古饰给一方民众全新的娱乐方式的同时也传达着一些传统文化的积极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以背装古饰构造为着眼点,探究背装古饰的艺术价值,以服装为载体,让消费者重新认识非遗元素。探究背装古饰的文化价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新的姿态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以此体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价值和时代魅力,弘扬文化自信精神,呼吁人们关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的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市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青少年是非遗传承保护的生力军,我国青少年群体有1.4亿多人,他们接触的文化一直是西方流行文化,淡化了民族文化意识,缺乏传承的自觉。通过建设非遗研学旅行基地,既可以加强对地区非遗的关注和认识,也可以在研学中提升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同时,对推动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研学旅行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文化遗产研究刍议 2020-06-01
遗产之"遗"本义为传续、继承;"产"即"财产""资产"。"遗产热""遗产运动"已悄然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文化而言,人们今天强调"传承",不过刻意强化那些在现代语境中被凸显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遗产已与生命、生活融为一体。就遗产而言,在遗产实践的过程中,主体性和整体性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只有对文化遗产这门学科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从粤剧提纲戏编演看粤剧排场的历史价值* 2020-06-01
粤剧排场是指由固定的脚色行当、锣鼓、音乐、身段、舞台调度组合而成,用来表现特定的情节或情境的表演片段。作为粤剧传承的核心内容,排场在粤剧的编剧、表演和演员培养中都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特别到了清代,粤剧提纲戏编演中大量使用排场,使得粤剧排场在提纲戏的编写和表演中都形成了一定规律,与此同时,提纲戏的表演生态也影响着排场演出,使得熟识排场成为了许多粤剧演员"扎起"①的重要因素,成为了粤剧演出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也影响了现代粤剧发展。总结粤剧排场在粤剧提纲戏编写、表演中的运用规律,可为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