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915)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915)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41 条数据

  • 小记者课堂开课啦 2020-06-01

    大家都知道,'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让我们跟着小记者一起来上一堂别有趣味的'游园课',走进绚丽多彩的'非遗'世界吧。'非遗'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

  • 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少数民族“非遗+扶贫”模式的经验与困境 ——基于贵州省三都县雪花湖社区的田野考察 2020-06-01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探索出"非遗+扶贫"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和传承人自主创办的方式,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扶贫对象缺乏脱贫主动性;扶贫产业缺乏标准和行业规范;"非遗"产品生存环境弱化等。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抓如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扶贫先扶志,形成扶贫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二是建构利益联结体,做好"非遗"行业统筹和规范;三是实施动态保护,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发展,动态传承。

  • 非遗视域下广西岑溪牛娘戏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2020-06-01

    牛娘戏是广西的传统戏曲之一,是岑溪市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悠久的历史,本土化的特色以及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并被列入广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牛娘戏赖以生存的基地发生了变化,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传承的困境。本文以非遗视域为观照点,思考当下岑溪牛娘戏传承的合理路径,以期为新时代牛娘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使其在当代绽放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探析——以广东省兴宁市为例 2020-06-01

    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韵味独特、花样繁多,但在现代化背景下,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通过田野调查,文章整理了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分析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探讨非遗保护与传承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贵州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研究 2020-06-0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贵州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贵州武术非遗尚未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四级项目保护名录和传承人保护体系,受外出打工或创业的影响,传承群体趋向老龄化。虽已将大部分武术非遗项目融入学校,但长期坚持练习的参与群体较少,流传区域主要在项目起源地传承,苗族武术流传区域最为广泛,贵州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了许多竞赛表演活动,武术非遗项目技艺水平提升效果明显,有关文献典籍整理的相关工作开展较好。在国家的重视下贵州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 关于非遗文化保护的原则与策略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瑰宝,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历史见证,非遗文化保护是我们的共同职责和历史担当。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以及具体措施,提出要强化立法保护和法规建设、重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作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创新方式方法,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 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大量珍贵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至关重要的类别之一。以江苏省盐城市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阐述民俗类非遗的识别认定、演化规律的遵循、重视民众参与、发展特色旅游等,提出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 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农村儿童高品质童年 ——以民乐县农村小学非遗传承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项时代课题。以学校为平台,从区域非遗项目入手,培养儿童作为非遗传承人,既可传承文化,彰显区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儿童活动品质,又可借非遗持久的生命力,为农村儿童打造一个多彩又有厚度的高品质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