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浏览量:50次 发布时间:2020:06:01
【类型】文献
【题名】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作者】李江敏1,赵青青1,陈静2
【关键词】 最邻近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长江经济带
【摘要】文章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析长江经济带1 29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非遗在各省、市上有明显差异,整体具有空间聚集的分布态势,呈现"三核两带"的"人"字形分布结构。从类型来看,曲艺、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集聚特征最明显;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民俗类有较强集聚性;传统医药类集聚性较弱,趋于随机分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在区域内集聚程度最弱。长三角地区是所有类型非遗的高密度核心区,黔东南地区和鄂湘黔渝交界也有大量非遗集中。社会经济环境中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文化和人口对长江经济带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较大,而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但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两维度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更为显著。最后,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优化长江经济带非遗空间布局及保护开发的建议。
【年份】2020
【期号】第12期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2 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全文阅读】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