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分布特征及成因
浏览量:0次 发布时间:2020:06:01
【类型】文献
【题名】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分布特征及成因
【作者】章永林
【关键词】 组团状分布 不均衡 带状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因 类型结构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政府公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统计和分析,与国家和其他各省比较,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类型结构,还是地域分布、民族分布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类型结构方面,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划分为四个梯队:传统技艺类数量最多,属于第一梯队;传统美术和民俗类次之,属于第二梯队;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医药数量接近,都在20~30项之间,属于第三梯队;曲艺和传统戏剧数量最少。在地域分布方面,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中部和中西部,在这种带状空间分布特征下,又呈现以部分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组团状集聚分布特征,且不同类型非遗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在民族分布方面,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但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呈现出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影响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地域和民族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历史文化、民族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年份】2020
【期号】第5期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全文阅读】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