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非遗项目意拳的历史成因与传承发展
浏览量:30次 发布时间:2020:06:01
【类型】文献
【题名】北京市非遗项目意拳的历史成因与传承发展
【作者】张长念,邓付林
【摘要】为了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意拳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促进其在当前环境的传承发展,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以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意拳历史的流源及发展、意拳本身的价值、保护传承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同时吸取西方搏击的训练方法,加上王芗斋自身的领悟,使得意拳得以产生。意拳消除了繁琐的套路,对武术的时代性创新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意拳具有技击防卫、健身养生、文化传承等价值功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意拳的家庭、师徒和社会组织传承存在不足,限制了意拳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建立专门研究意拳的机构,在传承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传承人的选材,加强宣传力度,推动意拳非遗活动进校园、进警营和各大传统武术比赛,在保留自身的的特点基础上加以创新,扩大社会参与人群。
【年份】2020
【期号】第2期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
【全文阅读】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同护文明薪火让非遗"活"起来——谈重庆市巫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作者: 吴凤玲
- 2、浅谈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作者: 韩惊波
- 3、非遗融入厦门市社区文化建设探析 作者: 黄小鹭
- 4、关于加快高校非遗建设的重要性 作者: 余宇
- 5、论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几点思考 作者: 梁迎新
- 6、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 作者: 崔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