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虎:传统舞蹈的未来面向——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保护研讨会综述
浏览量:90次 发布时间:2021-10-08 16:54
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施光南音乐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保护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顺利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原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邵国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传统舞蹈的传承途径与方法”“传统舞蹈进校园的实践与反思”“传统舞蹈如何活态传承”等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主题讨论和圆桌论坛。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刘丽教授,浙江音乐学院舞蹈系马丽萍教授,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祝嘉怡副教授,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韦金玲教授,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王鸿昀教授,浙江省文化馆研究馆员、浙江非遗协会舞蹈分会吴露生主席分别主持了会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高舒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廖燕飞、江东研究员以及刘丽教授分别就主题讨论进行了总结与点评。江东研究员做了总结性发言。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继2020年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保护研讨会”,国内主流舞蹈研究机构及高校就有关传统舞蹈的保护、继承、挖掘、整理等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范式,已然进入一个新时代。其重要标识即是《集思·广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保护文集》的出版问世与“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保护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前者作为“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研讨会”成果,成为舞蹈业界第一本关于传统舞蹈保护书目,填补了关于传统舞蹈保护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后者则意味着中国舞蹈学界传统舞蹈保护的核心关键——“人”的集结与可持续性,也预示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保护在基础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场域相互延宕、促益的良好态势。
一、传统舞蹈的未来时代
2020年对于整个人类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感受到彼此命运的休戚与共,作为世界疫情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中国始终以大国该有的担当,实现着对世界的承诺。而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实现文化自信,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倡导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已然是中国当下学者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也缘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研讨会”的主题发言上,来自从事非遗保护研究工作十余年的廖燕飞、新晋舞蹈融媒体制作人郭炜,长期致力于非遗保护事业的江东,就分别以“未来”“新传播”“新时代”为关键词,对中国传统舞蹈在新形势下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自己可以预见的“未来”。
首先,廖燕飞以《传承:将过去送给未来》为题,在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择选与传承密切相关的数个关键词,对非遗保护视阈下的传承进行以点带面的阐释。
两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研讨会”的倡议和助推者江东,在大会主题发言中以《新时代的发展与非遗保护事业》为题,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作为人生事业,中国传统舞蹈保护该如何在新时代顺势而动,始终葆有历史的清醒。他说道:“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向前迈进,前进的步伐不容阻挡。如何在这个背景下留住我们自己,非遗事业恰逢其时提供了一种根本性的可能。从物质形态的长期养成性来看,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们不仅可以为我们保留住传统记忆,也会让我们获得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历史依据,同时也将会让我们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永葆自我本色。文化遗产是历代人民创造的,反过来,又滋养和哺育了历代人民的精神。当历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在文化自信方面不断强调坚定自我主张的今天,过往的一切能否继续成为文化的推动力,这取决于我们的认识、智慧和方法。社会进步与非遗保护并不构成矛盾,甚至会让我们更加清醒、更能找准前行的方向。因此,非遗保护事业必定取得更大的进展。”
大会主题发言确定了“新时代中国传统舞蹈未来面向”讨论域面,随后展开的四场主题发言和圆桌论坛,各位专家则是对这一面向在路径与方法、实践与反思、保护与发展上的纵横开掘,其中涌现出的认识、智慧和已然被业界所认可的经验、个案,成为本次研讨会最大的智库收获。
二、传统舞蹈传衍的路径方法
季羡林曾说过:“历史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融入,这是没有时间界限的。”黄翔鹏也始终强调:“传统是一条河流。”所谓传统,就是过去先人们精神、智慧、文化的积累与沉积,在代际繁衍之间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继承、传扬、增拓、消匿,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称之为“遗产”的财富。当“精华—糟粕”二元价值论受到批判,当所谓“优质基因”略带文化进化论色彩的观点遭到反思,当以发展为轴心的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实践个案受到越来越大的质疑时,对传统舞蹈在新时代代际传衍之间,应该具备怎样的理论目光、又该具有怎样的实践路径与绵亘方法,成为当今舞蹈学人面对新时代要解决的新的历史问题。
吴露生主席立足其从事浙江民间舞蹈集成工作以来近四十余年的“民间传统”舞蹈挖掘、整理经验,提出对传统舞蹈需要保护与保存双轨并行的理论视野与实践策略。他说道:“国家‘非遗法’曾鲜明提出‘保护、保存’并存,而后者又几乎被许多人淡漠了的视域切入,在保存危机的追问中阐释对‘双轨并进’保护发展的思考,即既要认真保护遗存传统舞蹈中的‘特质基因’,在有条件的地方特别要建立能口授身传、可展示交流的活态传承的队伍;又要集合传承人、乡贤、专家等进行科学的‘基因解码’,沿着传统、传承的根脉,适度注入合理的时代因素再创造,以满足多方面的审美需求,让中国的传统舞蹈更加鲜活着自己的生命并不时反哺着当代文化建设。”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祝嘉怡副教授从该校创作的两部具有满族特色的群舞作品的实践过程说起,她认为:“这些作品在风俗信仰、动作语言、民族情感上均体现着传统舞蹈的历史声音和文化价值,更延续着传统舞蹈的精神内涵。”由此,她提出非遗进校园后的“传承”与“创造”的统一性问题,她认为“以教师为创作主体,以‘实验性舞蹈创作’吸纳了传统舞蹈的精神与智慧,以及舞蹈传承主体的记忆形态。以创作主体的体验、认识和思考实践了校园传承方式对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创造的统一,赋予了传统舞蹈新的生命。”
刘丽教授以《新文科理念下的高校“非遗进校园”实践研究》为题谈道:“非遗进校园在全国各高校早已蔚然成风。若以地域视角来看全国各高校的非遗进校园现象,几乎各地的院校都在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和舞蹈资源,通过校园文化、课堂教学、舞台创作和理论研究贡献高校的学术智慧和专业力量,在一个完全不同于民俗空间的文化场域践行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在一系列成熟的方法论应用体系下,全国各地的传统舞蹈,甚至是从作为‘非遗’门类的‘传统舞蹈’延伸到了作为凝聚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的、广泛意义上的‘传统舞蹈’,逐渐形成了一个广袤大地上色彩斑斓的传统舞蹈‘地图集’。‘新文科’是从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新时代要求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与范畴,也是对我们人文学科提出的新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非遗进校园有正向、逆向思路:一是学校专业领域对传统舞蹈的文化整体认知和深度表达。二是反之,传统舞蹈在学校专业建设中如何‘作为’,都为后续传统舞蹈的传承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与研究维度。”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陈雯教授从其近些年以申报立项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从而推动闽台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的工作个案为介绍蓝本,强调了申请项目的初心、项目设计、实施方案、实施办法、实施成效等具体环节中的要求与思考,同时她在比较台湾和大陆两地学生在学习传统舞蹈上的态度、方法、能力上的差别时,特别地强调“传统舞蹈如何走向未来”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在于能“有传统”而走向未来的人。
三、传统舞蹈的星火力量
不论是保护与保存的双轨理念,还是层次分析法的定性与定量,抑或是新文科理念的再反思与设定,再或是传统舞蹈的课程体系建设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对于传统舞蹈在新时代如何呈现新的面貌,当下舞蹈学人如何将传统舞蹈带向未来,不仅始终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鲜活的实践事实。“沧海不择细流而成其深”,中国舞蹈已然走过七十个春秋,总结其内在的精神智慧、发现其内在的经验规律、承继其已然丰沛的历史财富,是我们将过去带向明天的底气。面对时代之需、现实之需,如何使传统舞蹈契合当下审美需求,又该如何以今天的热爱拥抱历史的昨天,这显然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之问,而是“继往开来”的时代之责,散若繁星般的全国各地研究机构、高校的舞蹈从业者们,恰似那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酝酿中国传统舞蹈未来力量。
作为东北秧歌代表人物乔梁的亲传弟子,来自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的于錾鑫副教授,通过对乔梁东北传统舞蹈之《东北腰铃鼓》课堂教材建设分析,探讨了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以人为本’活态传承路径。她说道:“现下,对于‘课堂传承’传统舞蹈这条新路径的探索已是各大院校舞蹈学科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从‘民间传承’到‘课堂传承’,其中的‘变与不变’的内容是什么?进而探究传统舞蹈课堂传承‘是变非变’的真相是什么?”随后,她以自身跟随既从事专业课堂教学又具备民间艺人身份的乔梁求学与教学的事实经验为例,认为:“舞蹈在今天最为主要、最为重要,也是最无可替代的传承方式依然还是‘口传身授’。”
江西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刘永红教授注意到,民间舞蹈大多以自然传衍方式进行传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乡村农民涌向城市,又将都市的现代文化带回乡村,使传统文化在不断变迁和重构,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当代变得危机重重。于是,她以江西民间傩舞校园传承为个案,提出:“非遗传承最重要的手段是活态传承,民间傩舞进校园是活态传承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民间为现实基础、政府为主导、学校为未来基础、研究机构为学术支持、学生舞蹈社团为表演骨干的‘产、学、研、演’四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培养江西民间傩舞的继承者、爱好者和传播者,为保护和继承江西民间傩舞资源提供人力支持。”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罗成芳副教授谈道:“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舞蹈,它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风格各不相同,但这些传统舞蹈都与本民族社会生活交融,体现的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与追求,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劳动生活的缩影,在群体中被认可、被创造、被传承。”同时,她通过多年对贵州布依族传统舞蹈的搜集、整理与教学总结,认为:“布依族的传统舞蹈资源丰富,款式独特,样式新颖。目前,对布依族的研究大多在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而舞蹈研究方面却屈指可数,即便有也只是在表层上描述,并没有深入。”
福建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舞蹈教研室主任林荣珍副教授从家乡闽西北区域的地理位置谈起,在对闽西北民间舞蹈的变化与发展、社会与现实进行反思后提出:“在‘非遗后’时代中,传统舞蹈活态传承与‘非遗前’时代的传承发生了衍变:由单一的自洽传承到多渠道多途径的干预传承。这种衍变既有政府行为、学术引领,也有社会需求(如学校教育)还有自身需求(通过表演带来效益)等力量介入,更有传承路径中对文化独特性与稀缺性的消解,以及融媒体时代对传统民俗舞蹈存在环境的重组。”
四、传统舞蹈的内涵外延
接续“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研讨会”的理念,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试图以最大的诚意,聆听每一个舞蹈人的声音。本次会议跨越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特别是来自中国台湾在大陆高校任职的学者,其对传统舞蹈的学术视角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也让我们以“传统”的名义链接起祖国各地舞蹈专业院校学科建设的“文化根脉”。同时,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敦煌舞、古典舞领域的专家学者,试图为传统舞蹈的内涵与外延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角,作为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敦煌舞、古典舞、民间舞在文化功能和意义上,理应有着相似的历史逻辑。那么,也应当聆听到他们的声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石志如教授以其中国台湾舞蹈求学和学术训练的背景,并以《中国台湾语境下的“民族舞蹈”词汇意义与传播》为题讲道:“‘民族舞蹈’在中国台湾,最初创生的概念是在一个特殊的政治情境下被发明。战后的中国台湾出现新舞蹈类型‘民族舞蹈’的创生初始,是以战后第一篇由官方重要人士何志浩(浙江人)书写的《推行民族舞蹈的意义》(1953)为起始端点的。在探究相关当事人口述历史文献档案,依其文本特质,以批判论述分析其词汇意义、舞蹈论述传播方式,从语意的内涵与外延意义,发现战后中国台湾知识分子相信建设‘民族舞蹈’,能在理性的知识面上进行创造与实现,即在务实的意识形态条件下,形塑他们理想中的舞蹈风貌。由此创生的教学系谱,到了20世纪90年代受到后殖民思潮的冲击,对‘民族舞蹈’的观点也逐渐改观。”
在业界有“热巴皇后”美誉的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泽吉副教授,身着藏族服饰,手持热巴鼓,在现场边做示范,边解释她在多年的热巴鼓教学中,如何将民间热巴鼓通过整理进入教学,而各地热巴相对突出的特点,又如何在教学中得以区分,从而在校园传承中最大限度地保留热巴鼓在民间相对多样的表演风格。同时,她对当下传统舞蹈的舞台作品或多或少地受到新思潮的影响,自媒体和社交平台打造的网红使得民族传统舞蹈受到冲击的现象也有所警觉,在她看来:“这些现象和冲击并不一定能把我们传统舞蹈破坏怎样,但如果让这些流行的、网红的解释成为一种正解乃至一种唯一,就成了麻烦,这就需要我们跟上时代,不断发出我们的声音,才能真的让传统走向未来。”
喀什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研室主任赵金科撷取了新疆维吾尔民众民间乐舞文化空间——麦西莱甫,其中,颇具地域特色的刀郎麦西莱甫,从其表演的空间、艺人构成、表演仪轨、结构特征进行了介绍,在他看来:“对民间乐舞文化空间的深层艺术规律和艺术特质的理解,需要一个长期观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平等、尊重、欣赏、包容的‘美人之美’与‘美美与共’,而进入教学的民间乐舞空间,应该考虑到其结构的完整性与内涵的多样性,而这显然是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能力的。”
兰州文理学院的金亮教授以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敦煌舞蹈教学体系创始人高金荣四十余年来,历经“敦煌舞”从无到有、从有到名的筚路蓝缕的过程。她特别提到高金荣“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抓住了最本质的典型形象中的典型,彰显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自信力”的“融合包容”的文化态度。她认为:“今天的敦煌舞已成为独具西部特色和中国文化特征的舞种,敦煌舞让敦煌莫高窟这座堪称舞蹈艺术的博物馆里珍藏千年的舞蹈艺术形象再现于当下,但如何让走过四十年风雨的敦煌舞蹈教学体系更加完善而科学?如何使其继续发扬光大,而不仅是昙花一现,我们任重而道远。”
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夏维家副教授,结合多年在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我们今天中国古典舞教育者该“传承什么”“如何传承”的问题。他说道:“中国古典舞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的原创学科,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现在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思想和审美风格的表演、创作、教学和理论探索的学科体系,并以具有独立艺术属性、情感表意功能与人文精神而著称。但我们不应该把中国古典舞的学习门槛设置得过高,也不要太多苛刻要求。中国古典舞的训练,包括创作中的经验,都能很好地解决我们中国人形体训练问题,特别是吻合我们中华审美的身体运动特征,在这一点上,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结语
纵观本次会议,从人数上来讲,缘于后疫情社会流动秩序要求,参与人数未及首届之多,覆盖范围也不及首届之广,但在其绵继的核心主题,参与专家学缘、地缘、人缘的多样性方面却与首届高度契合。本次会议研讨流程及程序设置,段落主题明确、商讨话题集中、圆桌论坛观点争锋激烈。看似阶段划分明晰的会议环节,却因“校园传承”的讨论域面与“文化根性”的追问逻辑而浑然一体,形成了以主题发言为一,分节主题发言为二,圆桌论坛为三的内在逻辑。更有意义的是,12月27日晚,与会专家在观摩了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课堂教学课程与剧目演出后,一起登台体验泽吉激情的热巴鼓舞、金亮老师的敦煌舞、于錾鑫泼辣的东北秧歌、韦金玲嘹亮的壮族山歌,最后,又一起手拉手在新疆刀郎麦西莱甫的音乐中体会中华多元一体、瑰丽多姿的传统舞蹈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赤峰博物馆时,聆听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段说唱后,指出:“你们的演唱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①
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有一个坚定的确信,“历史文化的厚重”源自传统流淌至今的“现代”。而现代能否承载着传统流淌至未来,是我们对未来的使命,也是我们对传统的诺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传统与历史从不因我们的使命与诺言而有所变化,而是以始终奔腾不息的匆匆脚步,召唤着我们不断发现、继承、理解的诺言,召唤着我们不断传衍、发展、沉积的使命。逝者如斯,真的猛士,始终是敢于直面时代所需,敢于直面现实之需,而在喧嚣、冷峻、孤寂中坚守“河流内在精神与智慧”的素心之人。
作者简介:戴虎: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级舞蹈学博士研究生,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中国舞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