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非遗公众活动:强化博物馆非遗传播效应的思考 ——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个案分析
作者: 朱莉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2007年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将博物馆工作对象外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指出博物馆要成为保护、研究、传播、展示非遗的积极力量。南京博物院2017年度重点工作项目“非遗馆技艺类展示及民俗类展演”尝试以讲座+体验的模式,共策划举办“巧手匠心”手工技艺制作体验、“餐饮大师进南博”、“茶道寄语”茶文化、“百里异俗”民俗体验、配合节日及深度体验课程等六大专题的特色非遗公众活动220场。这些活动强调目标公众的设定、对非遗项目进馆可操作性的筛选、非遗项目内容的真实性及最终效果评估体系建立等。这些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充分尊重非遗传承人的情感认知及劳动,正确地把握非遗传承人、策划者、专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有效纳入志愿者,是强化非遗公众活动博物馆传播效应的关键所在。而少数类别的实践成功经验可以辐射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类别,这对其在博物馆中的发展有裨益,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教育添砖加瓦。
-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赤峰市非遗保护传承的田野调查为个案
作者: 杨文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受冲击甚至消解的现象,对其保护工作的开展及工作方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内蒙古赤峰市历史悠长,文化底蕴丰厚,赤峰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以赤峰市非遗保护传承的田野调查为个案,对赤峰市的非遗保护传承现状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调研,从而有助于保护政策的制定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
非遗路上逐梦人——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史俊长
作者: 焦新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长治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第一个
描述: 史俊长,1990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同年分配至长治市图书馆。1992年入党,2002年担任长治市图书馆副馆长,2007年被聘为副研究馆员,2015年被任命为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普查申报宣传从2006年开始,史俊长开始投入到非遗的普查、申报和宣传工作中,与基层的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山西省长治市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54
-
浅议非遗保护对记住乡愁的重要性 ——从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谈起
作者: 尉超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浅议非遗保护对记住乡愁的重要性 ——从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谈起
-
非遗保护工作对策的相关探索 ——以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作者: 张美迪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天水市拥有伏羲祭典、天水雕漆、武山旋鼓舞、张川花儿、清水道教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水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水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天水市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保护非遗.本文就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来探索非遗保护工作的对策.
-
生活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非遗”项目为个案
作者: 武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非遗”与本土文化实践的契合性,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外在的甚至人为构建的文化符号仍然作为“非遗”保护的衡量标尺被地方文化工作者所使用,本土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本文将借助人类学的视角,以阿拉善养驼习俗“非遗”保护项目为个案,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如何从本土人的生活实践中对活态的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