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 叶碧波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措施 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民族很多原有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习俗等都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传统的工艺品也开始慢慢地消失。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重视,反而愈演愈烈。鉴于此,本文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在唤起人们保护意识的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民族瑰宝 舞之传承—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的对谈

    作者: 江东,廖燕飞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统舞蹈资源再利用 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

    描述: 2018年5月5日,作为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瑰宝舞之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活动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办,本文作者廖燕飞受《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的委托,访问了该活动的策划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舞蹈研究室负责人江东研究员,与其探讨了该活动的缘起、内容、目的,传统舞蹈类“非遗”保护的意义、传统舞蹈保护与创造的关系,中、日、韩三国在保护方式中的异同以及传统舞蹈资源再利用等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多个重要问题。

  • 论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茅台集团为例

    作者: 王英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生产性保护 法律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茅台集团

    描述: 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企业是实施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主体,对于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贵州茅台集团为例,对其通过生产来保护、传统酿造技艺的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得知茅台集团在通过生产实现对传统酿造技艺保护的同时,还积极通过私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现企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同时,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传统酿造技艺。然而生产性保护的终极目标还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台集团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员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挖掘“非遗”特有的精神内涵,构建传统酿造技艺的法律保护体系。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荣梅娟,郭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数字展示 新媒体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成的过程中,随着内涵的变化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非遗的传承却陷入缓慢发展的局面。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无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 从“遗存”到“手艺”

    作者: 张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其器物及制作技艺因时代变迁而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获得学界关注,如今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综观耀州窑研究史,一方面体现出时间阶段性:始于叶麟趾、陈万里、禚振西等人的考古发掘与文献研究;盛于匠人们对古代技艺与古瓷种的恢复;非遗保护工作则将烧制技艺研究提升至新高度,推动了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非遗咏传承 坊巷谱新章

    作者: 方一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的三坊七巷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一大批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2009年,福建省政府将叶氏民居确定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作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展示平台,结合古民居的历史底蕴与空间陈列,利用展品、图文、视听和传承人现场展演等方式,辅以数字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多方位展示丰富多彩的福建非遗。

  • 关于东莞非遗茶山绸衣灯公的现代传承与发展探索

    作者: 陈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 保护 绸衣灯公 发展

    描述: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成为了世界性话题.中国政府意识到现代化进程中抢救与保护民间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门面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东莞作为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同时又是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东莞市政府对本土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十分重视.2007年东莞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掘抢救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非遗项目,其中茶山绸衣灯公是东莞历史悠久的岭南特色的非遗项目之一.

  • 望江挑花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李辉周,徐青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望江挑花 包装设计 应用

    描述: 望江挑花是安徽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有的民俗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被各界关注。当代社会对于挑花艺术的保护提出了创新传承,本文提出将挑花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使挑花艺术在当代仍然具有生命力。全文从图案纹样、配色特点及艺术审美等方面阐述了并提炼望江挑花的艺术价值,提出把望江挑花的图案、色彩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望江挑花视觉元素的创新再设计及应用,为作为非遗的望江挑花现代生存和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 张晓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着古老文化的多民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姿,种类异彩纷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追溯到原始的文化创造,如原始乐舞的表演、口头歌谣、工艺技能等,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由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中国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情感因素和文化意识,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状况、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虽然我国的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博大精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所以,我们要总结经验、结合国情,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

  • 基于“系列遗产”视角的青岛海防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活化路径

    作者: 钟行明,王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活化路径 青岛海防遗产 整体性保护 系列遗产 明清海防

    描述: 青岛作为山东海防的关键组成部分,保存有众多的海防遗产。鉴于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是由呈离散状分布的50多处海防遗存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一个整体,宜采取如下整体性保护策略:廓清遗产内容,确定其系列遗产整体价值;突破边界限制,统一制定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等。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独特价值.寻找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活化路径,通过拓展原有功能,融入居民日常生活,重视海防非遗,增强遗产体验感知,加强文旅融合,塑造海防遗产旅游品牌,让青岛海防遗产真正“活”起来,融入当代百姓生活。

  • 浅谈"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感悟

    作者: 惠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人群 艺术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 传统戏剧 感悟 交流活动 中国戏曲

    描述: 2018年10月16日“第二期江苏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开班。转眼,培训班的学习交流活动已经告一段落。回想起这段重回校园、重回课堂的美好时光,和昔日的同窗、老师们一起在戏曲艺术知识的殿堂里徜徉,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艺术、实践的认识与理解。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同时也倍感荣幸!本次研培班培训的宗旨是“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这充实的一个月课程,我们先后学习了“理论知识”类:《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与实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中国戏曲简史》、《戏曲概论》、《剧目读解》等课程让我增长了相关文化知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和分类,更深入了解戏曲的起源、形成,及戏曲特征“程式性、虚拟性、写意性”的美学表现手段,明确了戏曲的当代价值,增加文化的厚重感和人民的归属感,提高了民族文化自信。

  • 高校传承与创新“帕拉孜”编织工艺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作者: 花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实践研究 传承创新 高校 编织工艺

    描述: 传统“帕拉孜”编织工艺对新疆而言,不仅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对新疆民间文化的传承有重要印证作用。近年来,对新疆传统“编织工艺”的实践研究成为很多国内外学者和高校关注的课题,他们致力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做出更多的探索和贡献。“非遗文化走进高校”成为现在很多城市的热门话题,高校不光有传承发扬文化产业的使命,同时也具有产业创新与设计研究的优势,故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研究特长,在校深入开展创新与实践项目,成为当下值得思考和讨论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