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非遗传播与文化大国形象

    作者: 许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 传播 国家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描述: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不仅包括印刻着历史轨迹的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的DNA,它是历代先民在与自然、社会的相处中总结出的生产生活经验;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更是明确文化身份,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国力,塑造文化大国形象,向外推介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可通过传播中华非遗传统的文化形态,蕴含的民族精神,隐含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这些最能代表民族本质的事物去与其他国家进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进而塑造一个真实可感、令人赞赏并且能走进他人内心的文化大国形象

  • 非遗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作者: 庞婷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传承现状 高邮民歌 优化路径

    描述: 高邮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南水乡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高邮民歌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而如何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传承、保护与创新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立足高邮民歌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影响,针对非遗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传承的现状问题,重点探讨了其传承的优化路径与创新发展,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 民间艺人进校园对云南“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作者: 马宝琳1,王培2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校园 传承和发展 民间艺人 “非遗”

    描述: 云南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笔珍贵财富的继承和发展却面临着一定的危机。民间艺人,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对"非遗"传承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随着"非遗"进校园取得的一系列瞩目的教育成果,民间艺人进校园也逐渐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本文将从民间艺人进校园的必要性、如何"进校园"、怎样传承和发展"非遗"等问题提出想法和建议。

  • 以绍兴黄酒文化为例浅谈市场化在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作用

    作者: 王锴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市场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生产性

    描述: 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生存的希望,其主要体现在教育、生活、市场等方面,而对于生产性非遗来说,市场化是其活态传承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绍兴黄酒作为生产性非遗的典型代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更适宜采取市场化的发展模式.绍兴黄酒文化诞生出黄酒产业,而黄酒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又反作用促进了绍兴黄酒文化的发展传承.因此,在保住非遗内核的前提下,如何让非遗得到健康的活态传承成为需要我们刻不容缓研究的问题.

  •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

    作者: 滕婷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华非遗文化

    描述: 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介绍浙江省金华非遗文化及英译现状。概述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功能加忠诚"翻译模式的应用价值。基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采取"功能加忠诚"的翻译模式,从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和翻译问题分类三个方面探究金华非遗文化英译。认为对金华非遗英译的研究能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 以新身份谋发展——台胞陈荣文获评大陆“非遗”传承人

    作者: 张金川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闽南传统民居 闽南传统建筑 传承人

    描述: 与有荣焉,这成为我的新使命。台胞陈荣文获评福建省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后如是表示。近日,福建省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来自金门县的陈荣文成为首位获评漳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台湾同胞,他擅长的门类是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闽南地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漳州、泉州、厦门和台港澳、东南亚地区。

  • 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数字保护与管理平台创新研究*

    作者: 刘鹤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管理平台 数字保护 杭嘉湖 桑蚕丝织技艺

    描述: 基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传播、管理与传承上面临的挑战,文章以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为研究主体,通过对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的田野调研,获取桑蚕丝织织造"形、艺、技"的相关资料,然后从数字化传统技艺、实景活态展示、数字水印技术三方面探索数字化保护与应用方案,最后,从蚕乡遗风、制丝技艺、丝织奇葩和保护传承四个部分探索杭嘉湖桑蚕丝织织造技艺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探索非遗项目桑蚕丝织传统技艺数字保护、管理与传承的可行性之路。

  • 试论“非遗保护”语境下绍兴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刘晓庆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间音乐 非遗保护 传承 发展

    描述: 民间音乐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下,许多的民间音乐得以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成为名正言顺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但事与愿违的是“入册”非遗名录,并未根本上扭转民间音乐式微的状态,做好“后申遗”时代的保护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做好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工作,必须要坚持保护为根基,做好民间音乐的挖掘、记录和保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谋求其传承与发展,努力推动民间音乐融入当下、融入生活,使其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活力。

  • 温州民歌《对鸟》演唱版本比较及其传播与传承 ——从“原生态”到新媒体形式

    作者: 李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乐清民歌 传播 传承 《对鸟》 “非遗” 抛歌 微电影

    描述: 温州民歌《对鸟》以乐清方言为载体,经历了诞生、发展、创新、与新媒体结合等各个阶段,产生了"原生态"、男女声对唱舞台表演、依托电影/电视剧的、依托微电影的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演唱版本,并在音乐风格、演唱特点、传播路径与传承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嬗变,是原生态民歌成功传播与传承的典范。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它也表现出来一些新的传播/传承方式与特点。其中较突出的是,它结合"微电影"这一新媒体形式,很好地对"非遗"进行了宣传,这也为今后鼓词音乐等温州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启发和参考。

  • 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机制存在的问题

    作者: 盛进良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执法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对策

    描述: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步,加剧了文化竞争的激烈,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正在逐渐消亡,甚至濒临灭亡的危险。像刺绣、中医药、针灸、雕刻和陶瓷烧制技艺等不同艺术形式的非遗的生存进步和保障机制都面临着诸多困难。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后,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非遗保障的执法机制,增强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障。

  • 以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弘扬优秀岭南传统文化——广州市少年宫开发“时光机·少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

    作者: 叶莉洁,徐艳贞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岭南传统文化 综合实践课程 少儿非遗

    描述: 岭南传统文化是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岭南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达到培养少年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这是作为校外教育机构广州市少年宫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广州市少年宫以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探索适合少年儿童的岭南非遗课程资源的建构与开发,拓展活动领域,开创性地将岭南非遗项目运用到课堂上,让少年儿童了解非遗,参与实践,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岭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论新媒体下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凤画为例

    作者: 张书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口述史 凤画

    描述: 历年来,国内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十分注重记录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记忆,同时,口述访谈成为非遗保护工作者田野作业的基本方法.凤画,是安徽省传统的民间艺术,极具地方特色.如何对其研究,传承与发展是当今研究者面临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凤画发展概况的基础之上总结其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述口述在凤画研究中的优势和作用,对凤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承与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