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7)

共检索到 7 条数据

  •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 ——以“顽木顽皮”皮雕为例 2020-06-01

    在文旅互哺、文旅共生的发展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国际市场即时动向,更新商业模式,才能实现永续的活态传承。结合文旅融合的时代趋势,以"顽木顽皮"皮雕的品牌化经验为依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文化内涵和商业模式、旅游业及品牌口碑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以期推动非遗品牌化进程,提高其商业价值,改变非遗传承窘境。

  • 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及艺术内涵 ——以皮雕系列产品为例 2020-06-01

    我国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匠人匠心的集中体现,其内在的设计理念和艺术内涵是历史文化的缩影。与社会风俗、表演类“非遗”不同的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更依赖高水准的美术设计,需要对时代风尚和现代化元素有更精准的把握。选取皮雕系列产品为例,从皮具的实用价值出发,着力打造以原创设计为核心优势的“非遗”品牌,以期实现传统文化意蕴与社会审美风尚的平衡。

  • 关于河南皮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2020-06-01

    皮雕技艺是以皮革为雕刻材料的复古工艺,历经千年流变,以其工美而兼具钝感的独特魅力,引起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成为匠人的共同诉求,皮雕技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守与开拓为着眼点,主要从技艺价值、非遗内涵和创新发展三个角度探析皮雕的现实意义。以河南省皮雕技艺为例,管窥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程,把握时代脉搏,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性飞跃。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以甘肃省为例 2020-06-0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评价是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甘肃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构建评价模型,并挑选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非遗旅游资源,运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级别较高的体育非遗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酒泉、张掖、甘南地区,这些地区是自然人文旅游地、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地、宗教历史圣地,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对级别较高的体育非遗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与利用,将推动地区体育遗产与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甘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2020-06-01

    在甘肃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甘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将充分发挥"旅游+体育"产业的联动作用;积极探索甘肃当前体育非遗资源旅游化生存模式,旨在有效促进甘肃体育非遗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推进甘肃省"旅游+体育"产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 甘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2020-06-01

    在甘肃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甘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将充分发挥"旅游+体育"产业的联动作用;积极探索甘肃当前体育非遗资源旅游化生存模式,旨在有效促进甘肃体育非遗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推进甘肃省"旅游+体育"产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 安徽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分析 2020-06-01

    [研究意义]安徽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化整理和研究较少,文章旨在对安徽省纺织类非遗项目进行系统化整理,分析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为其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章根据国家确认并公布的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的5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文献分析、数据整理、图文采集的方法,系统分析安徽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区域分布及造成其现状的原因。[研究结果与结论]整理分析发现:①安徽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少,国家级纺织类非遗项目仅为1项,省级纺织类非遗项目为7项。②在地域分布上,分布分散,区域特征不明显;在原材料的选用上,大多以棉麻为主要原材料。究其原因,与当地的地理特征、历史发展和地区非遗项目申报倾向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