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

共检索到 4 条数据

  • 动态时空下文化共享的身体 ——谈“非遗”传统舞蹈的“再创造” 2020-06-01

    非遗传统舞蹈作为人类的精神文化产物,对它的保护应放置于动态时空下,在挖掘相关文化遗存的基础上,探寻保护的新理念与新实践;而对它的"再创造",则应当尊重持有者或传承人的选择权与话语权,通过不同的渠道与方式唤醒共同体、群体、个人这三重主体,使三者通过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的方式,让"非遗"传统舞蹈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下保持活态传承与"再创造"的活力。"非遗"传统舞蹈的"再创造"需放置于社会与自然、身体与灵魂共存的场域中,平衡文化记忆中个人体验与群体理解之间的矛盾,完成精神的传承与文化的传播,形成一种文化的共享。表演的目的除了展示、展演以外,最终应回归民间,鼓励全社会参与到"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上,真正实现民族情感与民族技艺共通共融的文化自信。

  •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广西贵港市平南牛歌戏为例 2020-06-01

    平南牛歌戏是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现存最古老的民间小戏剧种之一,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南牛歌戏形成于元朝,深受桂东南人民喜爱,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极盛时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南牛歌戏呈现出日渐低迷的趋势。对于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可从加强舆论宣传、培育文化自信,专业教学与学演兼备、培养“非遗”传承人,把握时代需求、转变老旧理念,加大投入力度、以政府为主导等方面着手。

  •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0-06-01

    平南牛歌戏是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现存最古老的民间小戏剧种之一,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南牛歌戏形成于元朝,深受桂东南人民喜爱,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极盛时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南牛歌戏呈现出日渐低迷的趋势。对于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可从加强舆论宣传、培育文化自信,专业教学与学演兼备、培养“非遗”传承人,把握时代需求、转变老旧理念,加大投入力度、以政府为主导等方面着手。

  • 旅游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 2020-06-01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旅游院校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以桂林旅游学院为案例展开研究,分析旅游、教育、文化三者之间的联系,阐述旅游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该校在传承中存在的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训实验室建设有待完善、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兴趣等问题,从深化校政企合作、打造旅游演艺实景演出、完善专业及课程设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非遗传承的对策,以期实现文化、教育、旅游的协同发展,为旅游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