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27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验价值体系、测量与检验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中华五千年优秀文明的传承,这种以人为载体可延续的文化传递决定了非遗具有独特的传承体验价值。已有研究关注非遗在文化、旅游及经济等方面的价值,但忽略其活态传承的体验价值。文章依据人类学文献提出非遗活态传承的定义和特征,结合体验价值理论框架,采用扎根理论识别了非遗活态传承体验价值的五维结构体系。以定性的测量要点具体细化为量表,在专家Q-sorting测试基础上,对非遗体验项目259名体验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检验并确认了非遗活态传承的五维结构。结果显示,认知价值、情境价值、经济价值掲示非遗体验者自我明确的参与需求,而活态价值和传承价值是非遗新的体验价值。非遗活态传承体验价值为文化旅游地资源规划、非遗体验产品设计以及文化传承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价值——江西省非遗文化太平跳脚龙灯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播,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习俗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它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满族传统体育与语言文化的传承价值 2020-06-01
以非遗传承背景下满族语言和传统体育的传承价值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对满族以及满族传统体育进行概述,在满语语言学背景下对满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强国、促进文化多样性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引导下,满族传统体育与语言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
-
精准扶贫视域下重庆荣昌陶的复兴路径 2020-06-01
目的探究荣昌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DE导向下,如何聚合陶产业的利益相关者,驱动荣昌陶艺术和经济的双重引擎价值功能,实现陶产业的复兴和繁荣。方法通过分析荣昌陶的人文艺术价值,参照国内陶瓷产业发展高地放弃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路线,借鉴三重螺旋理论基础衍生出的四重螺旋模式,从产学研的角度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结论单向度的产业主导及工业陶的定位,为荣昌陶的复兴之路蒙上阴影,行政主导的唯经济论不利于非遗项目的恢复和发展,只有聚焦艺术陶和营造陶文化艺术的生态环境,才有利于荣昌陶的发展。
-
“非遗”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窥探 2020-06-01
近年来,我国遭到其他文化的冲击,新一代的青年人追捧外国文化,对本土文化不甚了解,很多的本土传统文化开始逐渐消亡。在这样的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非遗"的概述,价值,现状,实践与展望的叙述,阐释了"非遗"进入地方学校美术课堂的过程与思考,使得"非遗"能够以"活"的形式传承下去。
-
淮安非遗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对策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地方文化资源,更是独特的旅游资源。淮安地区非遗项目数量多、种类全,地域特色鲜明,休闲功能完备,具有较强的旅游价值。为此,通过对非遗项目旅游价值的挖掘,非遗文化生态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地区特色文化品牌和节日的打造和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可获得文化传承和当地旅游收益的双赢。
-
探析汉中孝歌的文化价值 2020-06-01
孝歌是在丧葬仪式上闹丧守灵时演唱的一种民间歌谣,是我国民间丧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中孝歌作为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也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从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上旬,汉中市群艺馆特邀非遗专家周英老师带队调研组,先后赴汉中九县两区开展汉中孝歌的调研普查工作,着手编辑《汉中孝歌》一书。本文主要以城固县天明镇汉中孝歌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分别从汉中孝歌的渊源、汉中孝歌的内容和程序、汉中孝歌的文化内涵三方面来探析挖掘其重要价值。
-
左权民歌非遗价值及保护实践的概述 2020-06-01
左权民歌作为山西省优秀传统民歌的一支,有着语言通俗干脆、音乐形式简洁朴实、内容情感贴近生活等特点,早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其非遗价值这一角度入手,分历史、社会、学术、艺术四方面探之,并以此为提示,整体分析左权民歌现有的保护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