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非遗”保护理念辨析 2020-06-01
正确的保护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本文结合目前我国非遗保护领域中存在的一些模糊看法和偏颇认识,重点辨析了涉及新时代非遗科学保护的三个重要理论、理念问题,即:非遗保护实践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如何看待非遗真实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关系;如何进行整体性保护。辨析中从基本理论阐释入手,紧密联系保护工作实际,以考察调研中的实例说明论点,既有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论述,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右江麽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模式探讨 2020-06-01
本文分析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的发展背景及其传承所面临的困境,论述现代学徒制下培养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优势和途径,提出转变学生观念、给年轻传承人提供助学金、培养创意人才、开发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等做法,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右江麽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模式探讨 2020-06-01
本文分析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的发展背景及其传承所面临的困境,论述现代学徒制下培养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优势和途径,提出转变学生观念、给年轻传承人提供助学金、培养创意人才、开发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等做法,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民间歌舞艺术类非遗文化及其保护传承——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2020-06-01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共和国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州,在这片古老神奇的雪域高原,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民族文化。在其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尤其是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璀璨夺目,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对该州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以及传承人等进行了汇总说明,对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期望能对非遗文化,这一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所借鉴。
-
非遗传承漫漫薪火路 2020-06-01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到此时,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展示活动,以此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今年的主题为"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体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
致敬传统文化 寻找传承力量 ——走近民族非遗传承人(一)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说,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
-
“文”小姐与“旅”先生的蜜月旅行 2020-06-01
讲好纺织非遗故事,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文化与旅游全链条融合发展,创造出有内涵有品质有品位的非遗产品。7月3日,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咏园召开。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以“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创新”为主题,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
-
『雕』出千古众生相 2020-06-01
在人口仅30万的浙南小山城泰顺,存有超过200项非遗名录项目,木偶头雕刻就是其中极富盛名的一项。据考证,泰顺木偶戏发源于北宋末期,距今已有近900年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木偶雕刻人的传承和创新下,不断焕发新生机。2014年,泰顺木偶头雕刻人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