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农村寄宿制学校非遗文化的传承策略 2020-0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关系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非遗文化的传承却受
-
浅谈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2020-06-01
在我国数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与积累的历程中,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也是为后人留下的文化资源。在现代科技与理念不断得到革新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裕固族作为我国甘肃省的一个特有民族,人口较少,却产生了较多非遗文化。本文就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了一系列浅谈。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其主要集中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北麓,以牧业和农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在历史发
-
多彩非遗助力定西精准扶贫 2020-06-01
甘肃省定西市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0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89人。近年来,在甘肃省文旅厅的精心指导下,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和"全面性挖掘、生产性保护、融入性传承、合理性利用"的工作理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
-
芝兰之香当久远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谈昆曲传承 2020-06-01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昆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什么昆曲在非遗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呢?笔者为此采访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昆曲的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昆剧团前团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先生,他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十三届“文华表演奖”、上海市文化艺术“杰出贡献奖”,有“小俞振飞”之美誉。
-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侧记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凝聚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于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
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圆满举办 2020-06-01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各设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省老字号协会共同协办的“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于6月13日在福州成功举办。
-
2019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年度人物发布 2020-06-01
2019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和中国文化报联合发布2019"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制定颁布、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被评为2019"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在致辞中表示,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
-
发挥非遗保护与传承在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四川省“非遗+扶贫”工作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和反映文化传统的生产生活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和身份认同,是文化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非遗保护工作要站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高度,切实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