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67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674)

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零陵庙会文化的现状与传承发展 2020-06-01

    院庙会是一种古老的以祭祀为主的传统习俗活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繁衍,已经发展成集祭祀、表演、庆典、集会、商缊业等多项的多文化元素习俗.零陵从汉代建郡开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为零陵赋予厚重的文化底,研究庙会并结合文化空间、文化现象、非遗保护,为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提供较为全面的文化资源,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开发,传承发展",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并加以保护及传承,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牌效应起到良好的作用

  • 银川市西夏区: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2020-06-01

    7月19日,西夏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及人大代表,对西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对非遗传承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针对现阶段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一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所取得的成果。二要培育创新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创作高质量作品,传播深层次文化,真正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要加大资金投人力度,践行保护理念,打造平台,创设载体,推动非遗文化产业走出去,不断提升西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 年味十足!老字号故宫过大年,传承文化喜庆新春! 2020-06-01

    由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故宫博物院与山东省商务厅联合举办的“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活动于1月28日(农历小年)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10省市的150家中华老字号、地方老字号及代表性非遗项目,在慈宁宫花园、慈宁门外广场以及隆宗门外广场,集中展示文房用具、生活用品、特色美食、保健食品、糖果、茶叶、酒类、丝织品、服饰、首饰、玉器、文化创意类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等10余种类产品。

  • 刘魁立 让非遗在当代生活中重放异彩 2020-06-01

    刘魁立民间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近些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非遗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所重视。

  • 非遗化的休闲意义 2020-06-01

    很荣幸在平谷的年度休闲大会上就非遗文化的休闲意义谈谈我的认识。大家知道,自本世纪初以来,世界文化发展中就出现了一匹举世瞩目的黑马。这就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1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此,这一项独特的、丰富的、生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大步迈进人类文明的殿堂,成为人类文明和世界遗产中最活跃的形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全面影响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传承传播、文化经济发展、生活品质提升和传统的继承发展

  • “非遗大师”23:曹光裕:川江号子守望者,创新让传承变得令人期待 2020-06-0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交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交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肯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栏特推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系列。旨在让更多喜欢文化艺术的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非遗艺术,了解“非遗大师”们的精彩故事与多彩人生,欢迎读者朋友推荐你心中喜欢的“非遣大师”及他们的艺术与生活,来稿请发278660589@qq.com.标题请注明:“非遗大师”。

  • 会手艺 有审美 爱生活 2020-06-01

    在贵州美术馆,持续到8月底的201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贵州少数民族刺绣技艺普及培训班和刺绣技艺拓展创新应用研修班成果汇报展吸引了不少观众. 展厅里,一件件时尚的刺绣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创意服饰,刺绣灯罩、丝巾、扇面,素雅茶席,多功能靠枕,还有精美刺绣的提包、首饰、装饰画等,这些既民族又时尚的展品,是贵州民族大学今年非遗研培的教学成果,是贵州省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50名残障学生和20名全国筛选出的优秀刺绣从业人员的学习成果.观众不仅赞叹这些精巧的创意和制作,更惊叹于残障学生为做出这些作品付出的异于常人的努力.

  • 两岸非遗传承与保护对话研讨会在内蒙古举行 2020-06-01

    8月20日,“共同传承共同弘扬——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开幕,20余位非遗专家参与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两岸专家发言的主题有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理论及实践的宏观探讨,亦有藏族《格萨尔》史诗、泉州南音、台湾歌仔戏、台湾鼓吹乐等具体非遗项目的研究成果。开幕式上,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满宏卫表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