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以非遗为抓手,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以青海热贡艺术为例 2020-06-01

    文化和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总是相辅相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的一支,必须要保护与传承,而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身影也总是随处可见,把握好旅游发展的度,巧妙的融入进非遗文化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与此同时非遗文化也能为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章以青海热贡艺术为例,使用实地调研法,分析热贡艺术与旅游融合对于双方的价值,同时结合实际给出二者融合发展的意见,以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融合。

  • 数字媒体视角下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数字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给各类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艺术家逐渐尝试运用新技术手段来创作呈现新的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从出现之日起就以其技术和艺术呈现的多样性占据着艺术发展的新主流。文章主要关注的就是数字媒体艺术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为音乐类非遗的保护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 从大学生视角看待非遗“活”起来 2020-06-01

    随着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于近几年成为热潮,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受这一文化浪潮冲击与影响,而现有的许多传承与保护方式无法真正的做到非遗保护全覆盖、公民意识全覆盖、创新方法全覆盖等,基于项目的研究以及平台的创立,本文将以大学生项目负责人第一人称视角探讨非遗"活"起来中的新形势与新要素.

  • 论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2020-06-01

    文化馆归属于县、市文化局管理,是县、市一级的文化事业单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探寻搜集、归纳整理、保护甚至传承都是文化馆应当担负起来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而又璀璨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宝贵财产,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依旧要不遗余力加以保护。那么文化馆这一特殊单位的设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是怎样的地位呢,今天我们就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现状出发,探析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作用。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东莞经验” 2020-06-01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来,广东省东莞市非遗厚积薄发,以传承弘扬为中心,在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创新打造非遗墟市、东莞非遗墟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等平台,并积极促进非遗项目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转变,开始形成非遗工作的“东莞经验”。

  • 试论城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对策 2020-06-01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文化科技进程的日新月异,对非遗保护造成很大冲击,甚至陷入困境。笔者结合所在文化馆开展的 相关工作,对城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困境进行深入解析,并针对保护工作现实路径提出相应对策。

  •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弘扬中华文脉的必经之路,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在国家与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民族文化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但是仍然存在分散化、条块化,碎片化等问题。而新时代博物馆作为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同样存在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普及开展难、开展方式单一等问题。所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可从少数民族“非遗”的特点入手,就如何丰富对少数民族“非遗”的宣传办法和宣传方式是促进其整体性保护与宣传的合理方向。

  •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动态影像志分析 2020-06-01

    以动态影像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数字化记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动态影像可将“非遗”以活态的形式进行存储和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开辟一条“由术及道”的新路径,使之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留存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动态影像数字化记录的必要性、基本原则、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