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免费开放政策下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20-06-01

    文化馆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但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本文对文化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免费开放政策下文化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 以苏州为例谈保护单位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价值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保护单位的保驾护航。保护单位可以对项目发展情况制定保护规划,提供生产传承场所,培养传承人群。本文尝试从苏州市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概况、保护单位履职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保护单位履职的重点任务等方面,做一些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2020-06-01

    吉林市拥有众多的省市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保护性开发等工作上仍存在些许不足.本文试从吉林市非遗的开发与保护现状入手,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合理建议

  • 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2020-06-01

    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优劣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影响着高校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意识和文化自信。高校存在教师素养有待提高、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度低等问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性教学应以保持非遗文化原真性为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主导工艺技能课程,课程建设应体系化,这样,才能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探索——以苏扇为例 2020-06-01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众多非遗项目寸步难行,传承与创新受到了严重的抑制.苏扇是苏州非遗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扇子承载着我国的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变化发展,与我国的绘画、文学、雕刻等艺术相结合,使历代的达贵显人与扇子结下情缘.苏扇这门工艺的经营模式、工艺材料及其价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非遗的一部分,保护和传承苏扇这种传统工艺是每个人的责任.本文对苏扇目前的状况做出梳理,并对其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传承、创新、发扬等相关方面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苏扇的发展与推广

  • 近十年西部地区非遗保护措施与发展趋势(2007—2017年) 2020-06-01

    在全球化、商品化浪潮的冲击下,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日渐衰退的生存危机。近十年来,国家和西部各地为此采取了诸多举措并获得了明显的成效,非遗法律法规建设与实施、非遗传承与教育、非遗社会展演与传播、非遗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分别呈现出“渐趋完善”“多元立体”“精彩纷呈”“紧跟形势”的趋势及特点,大大推进了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浅析数字影像对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以佛山茶基十番为例 2020-06-01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文化逐渐被大家所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被民众所关注,但由于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宣传形式比较局限,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处于碎片化认知之中,本文主要是以佛山茶基十番为例探究数字影像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通过数字影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子档案。

  •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积淀,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因其"活态"形式而尤其需要民族与国家的刻意而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刻意而为,否则,便会黯然失色,甚至于永久性失传.因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保护非遗的国际行动已经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又是多民族大国,在源远流长的生发史中创造了灿烂曼妙、色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对履行非遗保护开发的历史重任分外重视,积极履行,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础上,为保护与开发非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非遗保护与开发尤其需要通过教学形式来进行,而其教学形式中的艺术教学形式更显首当其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非遗融入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具有实践意义